小时候常和隔壁小玲一起做作业,她爸爸要求很严格,一旦发现写错,就开始训斥她: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
后来小玲勉强读完初中,就早早出去打工了。
工作后回老家偶尔见到她,她说:「我天生不是读书的料,不像你从小聪明,可以靠学习改变命运。」
我不知道怎样开口安慰她,我想对她说,不是她天生如此,而是从小被“魔法师”施了魔咒,但或许她已经不再相信了。
这个魔法师就是小玲的爸爸,所谓“魔咒”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常见的动作就是——贴标签,尤其是负面标签,而这样的魔法师随处可见。
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太粗心。
唉,孩子太内向不爱说话。
我儿子这么大了还尿床,怎么说都不改。
我女儿从小身体就不好,爱挑食。
这些话是不是经常挂在你的嘴边?
如果父母总在孩子面前强调ta的这些“特点”,我相信孩子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最终成为你口中那个孩子的样子。
为什么父母的魔咒如此有效呢?
托德.戴维斯在《人生算法(GET BETTER)》书中提到,我们选择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会对我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产生连锁效应,而否定自我和他人的限制性思维定势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人生算法——已被证实的使个人和团队变得更好的15个套路》负面的思维定势就好比给我们的眼睛带上了一副有色眼镜,导致我们看到的真相并不是真实或者完整,限制了自我的潜能和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好。最终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原文片段R:
几年前,我的一个好朋友想要保持身材,就决定开始跑步。前两天他做的很好,但在第三天,他在人行道上绊了一跤,扭伤了脚踝,伤处的疼痛感使他的计划不得不靠边站。
当他感觉好的差不多了,可用跑鞋替代拐杖时,他并没有这样做,虽然跑步对她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当重要,但他还是决定放弃。他带上了一副特别的眼镜,认为自己不是那么有运动天赋,而且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陷阱。这一观点影响了他的想法(认为一开始尝试跑步就是个错误决定),这些想法接下来又影响了他的感受(他没有再出去运动的动力,也对这项运动很害怕)。最后,这些感觉驱使着他的行为(最终回到了沙发上),对他来说如此重要的目标就这样被遗忘了。
从书中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用否定自我和他人的思维定势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得出一系列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例如,当父母仅仅根据孩子的分数就得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的结论,并把这个观点传输给你的孩子时,一般来说,孩子会对父母的话迷之相信,接下来TA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就会进入如下怪圈:
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带孩子走出这样的负面怪圈呢?
并不完美的父母往往要求孩子做完美,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我们最难忽视和忍受的就是孩子的缺点,教育重心往往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弥补短处而不是发扬长处上,这也是我们固化的思维定势。
史蒂芬.柯维博士说过:“如果你想做生活中做些小小的改变,那就在你的行为上下功夫。如果你想要重大的量子级的突破,就在你的思维定势上下功夫。”
首先,让我们花点时间来评估一下我们现在戴的眼镜,确定一下我们在孩子身上有哪些负面思维定势。
接下来,在纸上列出你认为孩子会这样的原因,并划出哪些原因是事实,而其余的原因可能是你对孩子存在的不全面的看法,然后问自己:我的看法是否值得重新考虑?哪些看法我可能会改变?如果改变了它们,结果会怎样?
最后,起草一个新的更完整的思维定势,并把你新的观点告诉孩子,和孩子一起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去实现它吧。
比如,我曾经觉得女儿天生没有运动细胞,因为运动基因会遗传。当初孩子刚开始学习打乒乓球进展很慢,我很着急,找了一些原因,最后都归集到了基因身上,这个看法是相当不客观的。其实任何学习都有一个过程,都有快有慢,只要足够的耐心和练习,孩子最终会学会。我需要对孩子保持耐心和信心,并让孩子感受到我对她的信息,多观察孩子的练习过程,给予过程反馈和鼓励,一起坚持上好乒乓球课。
孩子天生是不会读书,但是天生会学习,只是在孩子遇到学习障碍的过程中,需要父母带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真正的原因,而不是早早地由我们自身的思维定势的局限,给孩子过早地贴上标签,导致孩子走向了我们期望的反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