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品战略布局法:获取产品成熟期最后一波红利
一、行业成熟期的宏观表现和微观机会
1、当一个行业进入成熟期,即进入存量市场。其具体的宏观表现有:
1)行业进入存量市场,整体规模提升缓慢;
2)销量增长空间很小;
3)行业利润不断下滑;
4)竞争进入挤压式竞争,部分企业被迫退出行业;
5)头部企业以整体规模优势获取高额利润;
6)部分创新性公司或是切割一部分市场,或是吹响新未来的号角;
以陶瓷行业为例,2014年至今,行业进入成熟期。2014年瓷砖产量首次突破100亿平,2014~2016年产量基本持平,瓷砖消费量与地产销售端、竣工端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认为在地产销售每年突破16亿平方米的高基数下,瓷砖市场也步入成熟期。
龙头企业经过过去10年的高速发展、行业2次洗牌以及过去几年的白热化竞争后优势逐渐巩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和层次。某些单一品牌如简一等发展势头迅速,占领了部分高端市场,成为行业重要力量;
2、从中长期看,行业的成熟与迭代表现为新旧主导产业(产品)的交替。当下在陶瓷行业表现为常规瓷砖与超大、超长、超厚、超功能等为代表的新品类的迭代。
3、从微观产品层面来看,行业成熟期就是新旧产品交替期。
具体表现为常规产品销售额减少,行业利润下滑,而很多新的品类往往能超出普通利润的数倍。
以瓷砖行业为例,普通800X800的瓷砖行业利润基本透明,但是超大超长(如岩板)、超厚(台面用岩板)、超功能(抗菌等功能瓷砖)等为代表的新品类销售量在持续增加,销售利润客观。
4、行业成熟期的微观机会
行业成熟期的微观机会实际上有两种:
1)将成熟的产品做到极致,做爆品,获取行业最后一波红利;
2)做新品,紧跟下一波发展红利。
二、爆品的本质是:优价与高质并存、品牌与身份齐观
1、爆品满足的是基础型消费
当一个行业进入成熟期,人们普遍竞争的策略是求新求异,求多求变。但却往往忽视了人们对于某一品类的基本诉求是什么?
比如,瓷砖一定要铺贴大板吗?其实不然,比如农村市场、城市出租屋等存在大量对普通瓷砖的基础诉求。
这个全体不仅有,而且数量很大。
2、爆品的通行证:优价=高质、品牌=身份
他们对基础型消费的需求点排序往往是这样的:
1)价格是否合适?
2)质量是否过关?(其实只要满足基本质量要求即可)
3)品牌是否大牌?(有面子)
4)与自我身份设定是否相符?
3、爆品打造的具体思路
1)价格最优。
确定具体的价格区间是打造爆品的一个关键点。每个细分市场中爆品的价格区就是客户愿意支付的最低价格范畴。再低了就会担心质量。
在满足购物动机上,爆品重点突出的是"价格"动机,价格是爆品用户最大痛点。拼多多深谙此道。因此,拼多多在购物频道上抓住下沉用户最大购物动机"价"来进行了多样化的频道设计,比如限时秒杀、9块9特卖、百亿补贴等。
瓷砖行业比如在乡镇市场,一个爆品的理想价格区间在30-40元/片,在经济不好的特殊地区,这个价格也许在20元/片。
如何定价呢?
最佳的定价方式应该是追求能推动最大销量的最高价格。
2)质量:满足最基本诉求
质量是一个相对因素。
花20块钱买一瓶白酒,只要不上头就满足了。
花10块钱在网上砍的抽纸,没人要求当日送达。
30-40元一片的瓷砖,只要耐刮耐磨,花纹一般就可以了,没人再要求是否抗菌。
在满足购物动机上,爆品在"质量"动机上并非越多越好。爆品中的产品质量应该力求满足人们对某一具体品类的最低诉求,拿掉所有不必要的功能,降本增速提效。
3)品牌:质量的保证
对于质量,能给消费者带来最直观印象的是什么,是品牌,因为你告诉他人一个没名气的牌子质量如何好,消费者心中无法去判断,而品牌天然具有质量背书。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以性价比起家的拼多多,不论是在断码清仓,还是品牌特卖甚至百亿补贴,拼多多都是去凸显品牌商品,赢得用户对平台商品质量的信任。
4)身份
爆品并非最低价。而是自己身份所认可的最低价格。
所以,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存在不同的爆品价格带。
比如,对于普通大众,白酒的爆品价格带在20元以下,而酱香型白酒的爆品价格带在200-300元,再低了人们就会怀疑这个酒是否是酱香酒了。
三、经典案例
1、拼多多
拼多多的成功有很多解释版本。但是拼多多其实是爆品的集合,这一点毋庸置疑。其产品遵循的原则就是:优价与高质并存、品牌与身份齐观。
从某种程度来说,拼多多是大众消费品最后一波红利的终结者。
2、立邦
立邦有一个产品品牌,新时时丽,其打法就是爆品策略,其价格做到行业最低,渠道中允许随便串货。主要目的就是用低价格,大品牌优势碾压行业内一批小企业。
从竞争角度来说,立邦就是通过新时时丽做行业最后一波红利的终结者。”扫光、杀光、抢光“行业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