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道德经的第八章。上善若水。这个说话也好,朗读也好,模仿是最基本的,但是这个模仿他是有前提条件的。
就像小孩子在家里面说话,他是看着父母的这个肢体。看着你的这个言行,然后再去说话。你要跟他表示说,这个东西很大,那你。在说的时候你一定会有一个表情,然后还会有一个肢体,然后小孩子,他是从。看到这个肢体,从身体,然后到声音,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就是身体为什么要先动呢?是你身体动了以后,他会有这种气。然后这个气流冲出来,就会形成我们的声音。所以昨天大家看到那个国外的那个小孩子啊。他在说话的时候,你看他整个身体都是在动的
我们现在的这个孩子呢就是。过度的被家长抛弃啊,就是你过度的使用了这个手机,过度地使用一些音频的这个设备。所以你在这个语言里面,你不知道这个语言,它是由肢体整个身体产生的这个气流,然后发出来的。所以。我见过很多孩子,他们是冰冷的,他们的心里面没有那种激情,没有暖流,没有爱。
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是机器。所以我始终在跟大家强调一个理念,就是开口即是练习。那你读经典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性吗?如果你只是显示出来,我会背了。你和心性完全没有连接起来,那你这个书不是读了一个外像吗?对吧。其实你要说,我会不会背,我原来会背,现在完全不会背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也会很尴尬的。但是呢,就是当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就脑袋里会自动的流出。一段儿经典。不管是道德经还是周易,还是这个论语,它会自动的。蹦出来,但是让我整本儿书去背我,恐怕我真的背不下来了。
礼记当中有一句叫:善歌者使人记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这就是这个技术与道,您到底是什么呢?声音就是我们体内气机的生机。因为有这个气流的流动啊,他在五脏六腑之间的这种流动,所以会产生振动震动,最后这个气流冲出来,震动我们的身体,然后就形成了我们的声音。,所以真正的学习呢,我们始终是在强调以道为主。声音四肢,技术次之。
其实我在没有学习的时候,可能和大家一样,我真的不知道声音里面的秘密这么多啊,以为说话不就是说话吗?其实就是我们不求甚解。我们其实作为一个平常人,我们上学受教育,然后工作怎么样的啊?其实我们最终就是丢掉了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这个坐卧行走。我们从来没有去。认真过,从来没有去细心过。
在自然态下,其实我们就会由生向死,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我们现在提出了一个,你看女人喜欢什么抗衰老,你为什么要去抗衰老?对吧,就是在这个道家里面就会说这个顺者为人,逆者为仙。你如果顺着这个大自然的东西不修边幅,不修这些细节的话,那么你就是自然的生死。
我们不求自己,这个似神仙,但求自己活得好过的好。特别是在这一次,这个武汉一起赢。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药物能够治疗的,唯一的就是靠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同时呢,我们这个疫情呢,也会让很多人能够慢下来。停下来,学会思考,学会感受自己,感悟自己。
我们中医里面有望闻问切。望了,可以在你的疾病自己还没有觉知到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看出端倪。那么它主要是看气啊,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大家这个中医啊,你到了。望面望舌很近的,这个已经不叫望了。最主要的是望,就是变,扁鹊见蔡桓公,我在很远我就可以看到你的这个气是什么颜色,我就可以诊断出一个大概。
那么第二个呢,就是闻。人呢,就是听闻一个人的声音。这个时候其实并不就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你的病灶都没有显现出来。他都是这个气息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出来的。所以这个听声音呢,也是他能够听到五脏六腑的一个运动状态是不是正常。
望闻,在中医里面非常重要,它是属于预防医学。等到人真正的这个你自己发现,我们自己发现。我们身体有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去见到中医的时候,然后就开始进行细化啊,就是问和切。其实这个时候身体已经开始就是有病的反应了。
那么其实古代的私塾教学里面,他对声音也是有要求的。就是先生如何去教这个孩童。那时候你的这个气压一送到牙齿唇舌后。大家想一想,把气送到牙齿唇齿后,我们现在是不是能够把气送上来?
那么我们现在的教学呢,大家会把重点放在牙齿唇舌喉。其实这个就是本末倒置了,你没有气,你放在牙齿唇齿喉,那你不就造成了身心的脱节吗?
你声音呢,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气的支撑。所以为什么我不太喜欢在群里现在啊,不太喜欢在群里给大家做这个示范。因为你是模仿了我的声音,而没有忘了自己的那个气息。你没有找到自己的气的这个支撑,一味的去模仿,反而是害了你。声音的这个教学呢,其实一定是要跟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的美声啊声乐相结合。只有这样子的才能,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再跟大家来说一下这个吟诵。吟诵呢是很好,我之前也学了很多年的因素,也正是因为。我对吟诵的一个热爱。和喜欢,我真的就是非常勤奋刻苦的去练习。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我就发现了这个契机。他身体里的这个气旋。所以。我因为发现了气血的问题,在吟诵界里面我找不到答案,所以我就会去跨界跨到这个声乐。然后去向一些啊,国内知名的这个老师去啊学修。
所以总结下来啊。学习是一定要与时俱进的啊,不排斥任何的。先进的这些理念和方法。但是也不能抱着老的方法不放手。
因为我把我十几年来走的这个路,我反过来。把最根基的东西来分享出来。大家先把根扎住,然后你再去读那些书,你会觉得那些东西,那些书,包括佛经也一样。他都是你自信的往外流露,随文观想就是你,你会很自在地进入到。这个经典里面去。然后在诵读的过程当中,你会真的。进入到经典,然后把这个文字啊,真的是做到曲不离口。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也不太好读,大家要反复的去练习,一个字一个字练。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因为平时读的时候大家会读成,上善若水啊,这是没有气的那种。冲击力没有感受力。好,下面这个是比较关键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一种读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当对文字有一定的揣摩的时候。你随着自己的气再走,然后你就会发现它这个像这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一种。这个句读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又是一种句逗。
这个句逗的产生,完全是跟我们个人的这个气息的运用有关系。
那我更倾向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大家在发这个道的音的时候啊,很多人说道可道。然后我其实是道~可~道。你一定要有气流经过。你单纯的道可道,其实你读1万遍还是道可道,你的身体没有感受。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小段子其实也是非常值得揣摩的。你如果没有这个气息,拽着我们的话,很难进入到这个揣摩的这样的一个习惯当中。就会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你读过去以后你的身体,五脏六腑没有任何的感受,但是你慢下来。是气息送到牙齿唇舌后的这个时候,你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今天呢,又跟大家唠叨了一遍,就是强调。我们读书一定是气送到牙齿唇舌后,特别是小孩子,你这个习惯没有养成。直接造成身心分离。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孩子非常的累呀?就是你只是会用你的头脑。你不会用你的全身来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