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故事四】范蠡勇退保身 文种居功惹祸

中庸【故事四】范蠡勇退保身 文种居功惹祸

作者: 禅悦心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2:33 被阅读0次

【金玉良言】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故事精选】

范蠡作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功勋卓著。

早在勾践三年,越王听说吴王夫差正日夜练兵要来攻打越国报父仇,便想先发制人,主动出兵讨伐吴国。范蠡苦苦劝阻,勾践不听,结果被困会稽山。生死存亡关头,勾践向范蠡认错,并求教解围的办法。范蠡献计委曲求全,以图东山再起。

求和成功回国后,越王要把整个国政托付给范蠡,范蠡对越王说:“带兵打仗文种不如我,治理国政我不如文种。”把治国大权让给文种,自己却主动争取去吴国作卑贱的人质,受尽屈辱,两年后才回到越国。

回国后,范蠡又辅佐越王励精图治,转弱为强,后来终于大败吴军,困吴王于姑苏山。当吴王派使者前来求和时,范蠡劝越王毋忘当年会稽之耻,不许求和。结果,吴王自杀,越国取得了彻底胜利。

越王勾践在灭吴之后,横行于江、淮地区,各个诸侯都来朝贺,号称霸王,勾践成为春秋战国之交争雄于天下的佼佼者,范蠡也由于出谋划策,立下功劳而官封上将军。

有一次,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同乐,勾践却面无喜色。范蠡看到后,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想:越王勾践为争国土,不惜死伤无数,而如今如愿以偿了,便不想论功行赏。常言道:大名之下,难以久安。到现在,我已经给越王深谋远虑了二十多年,既然已经功成名就了,不如趁这个机会激流勇退。想到这里,他毅然向勾践告辞,请求辞官回乡,过归隐的生活。

勾践面对这个请求,不由得很是为难,迟迟说道:“先生要是留在我身边,我将与你一起分享越国,但是倘若不按照我说的做的话,就一定身死名裂,妻离子散。”政治头脑十分清醒的范蠡,对于世态炎凉,体味得格外透彻,明知“共分越国”绝对是一句空话,不敢对此心存奢望。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

事后,范蠡不辞而别,带领家属与家奴,乘船过东海,来到齐国。范蠡跳出了是非之地,又想到风雨同舟的同僚文种还在越国,就写了一封书信,劝说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一闻此言,如梦方醒,便假托有病,不去上朝理政。没想到,越王的手下大将樊笼业早有所防备,再不容他展翅起飞。不久,有人诬告文种图谋作乱,勾践不问青红皂白,赐予文种一剑,说道:“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其三就已灭吴,其四深藏先生胸中。先生请去追随先王,试行余法吧!”这分明就是赐死的意思。再看越王所赐之剑,就是当年吴王命伍子胥自杀的“属镂”剑。文种眼看事已至此,一腔孤愤难以言表,无可奈何,只得引剑自刎,含恨而死。

范蠡在齐国海滨自食其力生活,因为贤达而声名远播,齐国人又要请他为相。他坚辞不受,再次远走高飞经商,号陶朱公,成为当时天下第一的亿万富翁。

【处世妙方】

《越绝书》卷六评曰:“(文)种善图始,(范)蠡能虑终”;又云:“始有灾变,蠡专其明,可谓贤焉,能屈能伸。”现在看文种、范蠡两人的不同结局,可知这话一点都不假。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范蠡深谙天道,功遂身退,可以说是明智得很。这种明智从哲学上说,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走上顶峰以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的发展。所谓乐极生悲,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都是说的这个道理。

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就是说:局势危急的国家不能进入,局势混乱的国家不要在那里生活。天下有道的地方,就去施展你的才能,不讲道行的地方,就应该隐居而不出。孔子的这句话就是要让人认清局势,在乱世要采取全身而退的方略。在面对危急、混乱情况的时候,也要做到该退则退,该忍则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故事四】范蠡勇退保身 文种居功惹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fy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