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列表占了全书篇幅的九分之二,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写作态度非常严谨的书,但内容是以科普为目的的,所以并不难懂。
整体看下来,因为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描述也比较仔细,所以显得比较冗长,实际探讨的内容并不算多。
但对我而言,很多方面几乎开启了全新的认知。
作者认为,社交是人的天性,这基于三个理由(由于三种驱动力):
1、连接
社交中所产生的痛苦和快乐,跟生理性的疼痛和快感共享同一套顶层处理系统。也就是说,因为身体疼痛而产生的难受,与因为社交隔离而产生的难受,是由大脑的同一个部分处理,因此对人的感受而言,二者是等价的。
这种对难受和快乐的处理方式,使得人自然会躲避难受去享受快乐,也就是跟别人(尤其是婴儿跟母亲)建立连接。
2、心智解读
高级哺乳动物存在镜像神经元,这是理解别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灵长类又进化出了“心智解读”系统,人类的心智解读尤其发达。心智解读系统表面上看起来跟人的抽象思维系统有一定相似性,但从脑神经的分析看,心智解读系统跟抽象思维系统是独立的两个大脑分区。心智解读系统使得人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具备了高超的解读同类的意图的能力。
3、协调
为了协调社会之中个体之间的关系,人类发展出了“自我”的概念。作者指出,人类处理“自我”的是一个独立的脑区。基于对这个脑区的实际工作的分析,作者对“自我”的本质做出了非常特殊的推断:“自我”实际上是一个特洛伊木马。所谓的“自我”,不过是一种用来跟社会进行协调的工具,社会把它的各种风俗习惯、理念植入到“自我”之中,让你相信是从“自我”的利益出发而去遵从社会规范。
我给出一个说明:“自我”脑区,就像是一个“虚拟机”,运行在人这个动物之上,安装的是所在社会的操作系统,执行的是跟社会协调的工作,但却让这个动物以为那是它自己的意图,因而主动抑制自己的动物性,去遵从社会性。
这个观点对我而言是全新的。一个人能不能穿透这个表层的虚拟机而真正彻底理解底层的那个“真正的自己”?包括乔布斯在内的很多名人所倡导的“跟随自我、追随内心,不要盲从”,他们所说的这个“自我”是超越了这个“虚拟机”的“真正自我”吗?如何能超越这个“自我”?(可惜作者没有在这方面进行探讨。)
书中还有一些内容也颇令我觉得耳目一新。
大脑是有一个“缺省状态”(没有主动思考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时,处理社交方面的脑区是最活跃的。
处理社交的脑区和处理抽象思维的脑区存在“跷跷板效应”,一个活跃时另一个就会被抑制。
“自我控制”包括两层含义:自己对“自我”的控制和社会对“自我”的控制。作为值得一提的一个生活技巧,作者指出把心里想的东西写下来(或者倾诉出来),作为一种宣泄,是一种很有效的“隐性自我控制”手段(我觉得这里指的是自己对自我的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