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Java2 中容易混淆的函数

作者: 兰兰笑笑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7-05 14:52 被阅读738次

原文链接

create()、defer()、fromCallable()、fromFuture()

  • create():创建一个自定义的Obserable,需要自己实现onNext()、onError()、onComplete()的逻辑;
  • defer():这个方法很有用,defer操作符需要指定一个Obserable的工厂方法,然后它只会在有订阅者订阅它时才会创建Obserable,而且是为每个订阅者创建自己的Obserable;
  • fromCallable():与defer()相似,但是fromCallable()返回的是onNext传递的数据,而defer()返回的是新的Obserable。fromCallable()获取要发送的数据的代码只会在有Observer订阅之后执行,且获取数据的代码可以在子线程中执行。
  • fromFuture():接收一个Future对象,会同步等待Future返回的结果再发送数据,也可以设置等待超时时间。

interval()、timer()、delay()

  • interval():创建一个按固定时间间隔发射整数序列的Observable,类似于TimerTask定时器的功能;
  • timer():新版本的timer()只是用来创建一个Observable,并延迟发送一次的操作符;
  • delay():延迟一段指定的时间再发送来自Observable的发送结果,常规使用跟timer()一致,区别在于delay()是用于流中的操作,跟map()、flatMap()的级别是一样的。而timer()是用于创建Observable,跟just()、from()的级别是一样的。

flatMap()、map()

  • flatMap():一般用于输出一个Observable,而其随后的subscribe中的参数也跟Observable中的参数一样,注意不是Observable,一般用于对原始数据返回一个Observable,这个Observable中数据类型可以是原来的,也可以是其他的;
  • map():一般用于对原始的参数进行加工处理,返回值还是基本的类型,可以在subscribe中使用(适用)的类型。

flatMap和map操作符很相像,flatMap发送的是合并后的Observables,map操作符发送的是应用函数后返回的结果集,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flatMap用于转化Obserable,而map用于转化结果。

merge()、concat()、amb()、zip()

  • merge():将帮助你把两个甚至更多的Observables合并到他们发射的数据里。如果Observables运行在不同的线程,那发送的数据可能是交替的,即先接收到哪个Observable的数据就发送谁的数据;
  • concat():与merge()类似,同样是把两个甚至更多的Observables合并到他们发射的数据里。不同点在于concat()会按顺序发送数据,即第一个Observable发送完了数据才执行第二个Observable;
  • amb():对于给定两个或多个Observables,它只发射首先发射数据或通知的那个Observable的所有数据。也就是说amb()只会发送一个Obserable的数据,其它的会被取消;
  • zip():对于给定两个或多个Observables,它会把每个Obserable的数据按发送顺序组合并回调,让用户自己根据每个Obserable决定要发送的数据。

concatMap()、switchMap()

  • concatMap():concatMap()和flatMap()很像,但是flatMap()可能交错的发送事件,最终结果的顺序可能并是不原始Observable发送时的顺序,concatMap()操作符则可以保证按顺序发送结果集;
  • switchMap():switchMap()和flatMap()很像,除了一点:当源Observable发射一个新的数据项时,如果旧数据项订阅还未完成,就取消旧订阅数据和停止监视那个数据项产生的Observable,开始监视新的数据项;

repeat()、repeatWhen()、repeatUtil()

  • repeat()接收到.onCompleted()事件后触发重订阅。可以传递参数设定有限次数的重试;
  • repeatWhen():指示Observable遇到onCompleted()时,将结果传递给另一个Observable来决定是否要重新给订阅这个Observable;
  • repeatUtil():指示Observable遇到onCompleted()时,将结果传递给repeatUtil的回调函数决定是否要重新给订阅这个Observable,返回false重新订阅,返回true取消订阅。

retry()、retryWhen()、retryUtil()

  • retry()接收到.onError()事件后触发重订阅。可以传递参数设定有限次数的重试;
  • retryWhen():指示Observable遇到错误时,将错误传递给另一个Observable来决定是否要重新给订阅这个Observable。
  • retryUtil():指示Observable遇到onError()时,将结果传递给retryUtil的回调函数决定是否要重新给订阅这个Observable,返回false重新订阅,返回true取消订阅。

repeat()、retry()这些只能控制重新的次数,repeatUtil()、retryUtil()可以控制要不要重试,但是这些重新订阅都是Rxjava自动操作的,也就是你不能再改变订阅后的行为。比如如果你要实现一个延迟数秒的重订阅该如何去做?或者想通过观察错误来决定是否应该重订阅呢?这种情况下就需要.repeatWhen()和.retryWhen();

takeUtil()、skipUtil()

  • takeUtil():持续接收第一Obserable(调用takUtil的Obserable)发送的数据,当第二Obserable(takUtil参数中的Obserable)发送数据时两个Obserable会同时取消订阅。
  • skipUtil():与takeUtil()正好相反,不接收第一Obserable(调用takUtil的Obserable)发送的数据,直到第二Obserable(takUtil参数中的Obserable)发送数据时才接收第一Obserable的数据,此时第二Obserable会取消订阅。

takeWhile()、skipWhile()

  • takeWhile():与takeUtil()类似,不过传递的不是Obserable,而是Predicate,用于判断是否接收数据,返回true就接收,返回false就不接收,一旦返回false这个Predicate也不会被调用了;
  • skipWhile():与skipUtil()类似,不过传递的不是Obserable,而是Predicate,用于判断是否接收数据,返回true就不接收,返回false就接收,一旦接收这个Predicate也不会被调用了;

参考

相关文章

  • RxJava2 中容易混淆的函数

    原文链接 create()、defer()、fromCallable()、fromFuture() create(...

  • Swift 多线程

    容易混淆的术语:同步 异步 串行 并发 同步: sync函数在当前线程中执行任务,不具备开启新线程的能力 异步: ...

  • Pytorch中的分类问题损失函数

    前言:pytorch中有几个非常容易搞混淆的函数,它们是softmax和log_softmax,CrossEntr...

  • Function类型

    作为值的函数 把函数本身作为参数传递 函数的返回值作为参数传递 以我小白的眼光来看,此处容易混淆,值得反复思量。 ...

  • 箭头函数没有绑定this

    ==箭头函数没有绑定this== 不要把【箭头函数】和【箭头函数的定义函数】弄混淆 ecma262规范中明确规定,...

  • julialang Dates 中 year/Year,mont

    Dates包中有两组很容易混淆的函数【year,month,day】以及【Year,Month,Day】,只是首字...

  • 韩语中容易混淆的发音

    ㅂ在词语的首音时发清音(p),尾音时发浊音(b). ㅍ在首音和尾音时都不变均为(p) ㅂ发音时比较轻,基本上没有什...

  • mybatis中容易混淆的概念

    resultMap 和resultType当配置 resultType 时,就不需要配置 resultMap ,看...

  • Kotlin高阶函数之let、run、with、apply、al

    这几个都是 Standard.kt 中的高阶函数,使用起来比较相似,容易混淆,下面就分析一下它们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 原型prototype

    首先说下最容易混淆的prototype和__proto__ prototype是函数才会有的属性,用prototy...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xJava2 中容易混淆的函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gf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