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和平年代,成长在太平盛世的人们,一提起“斗争”二字,似乎觉得不太舒服,但它又随时随地充斥在我们的生活里。在上网课期间,年轻的妈妈看着不着调的孩子,肺都要气炸了,但还得抚一抚胸脯顺顺气说:亲生的,亲生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嘛。对于孩子们的不服从,师长们想的就是要让他服从,斗智斗勇就成为师长与孩子们的行为日常。
孩子们天然地站在了师长的对立面:这也想要那也要玩,想坐享其成,想不劳而获,想要自由,不想被人管,不想负责任,所以谁试图去破坏他这一系列的乱想,管束他,要求他,谁就成了他的对头。斗争从此就刻在了他的骨子里,不到自己说了算的那一天,斗争就永不停歇。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崇尚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优良传统,以昭示我们民族孑然独立的不屈灵魂。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不断斗争而前行的历史,这样说太过宏大,我们可能没有切身的感觉,回到开始说的话题,你正好有个上网课的孩子,或者不幸你正是一个上网课的老师,这斗争二字是不是就充斥了你整天的生活?
父母除了正常的工作还要焦虑如何才能让孩子安静下来,专心上课;老师整天的工作就是熬煎如何能使孩子保证学习的效果;孩子在思考如何才能心安理得地打败父母和老师的双重围剿。这样的厮杀,说是“血淋淋”的都不为过!
斗争中包含着太多的内容:新奇、刺激、叛逆——驯服叛逆、不服从——驯服不服从、渴望自由、如我所愿。哪一个词都有十足的诱惑力!但斗争同时也包含着危险。并不是所有的斗争的结果,都是正确战胜谬误,文明战胜野蛮。有时候恰恰相反。比如亲子、师生之间的斗争,亲师并不永远天然地立足于正确与文明或者谬误与野蛮之地,子生亦然。
关于正确与谬误、文明与野蛮之区分,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标准。这标准是不是足够理性、客观,要看把持标准的人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比如同样一个问题,孩子们和师长的着眼点可能不一样,评判的标准也可能不同。
此时再提及所谓的斗争,就觉得如哲学上的概念“矛盾”一样稀松平常,它无处不在。卡夫卡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劫难逃。在这样一种逃无可逃的处境之下,人如何去实现自己的解放和自由,就成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人都渴望在斗争之中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充斥着服从、机械、抽象的现代世界里,所有的生命个体都笼罩在无力的虚无感之中。每个人的挣扎、斗争的目的都是在寻找确定性和存在感,而生活实际又不处处如人所愿,于是,斗争就像长江之水绵延不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