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作者
《仲秋》秋实之果
农历八月在秋季的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也还有种说法:中秋又是团圆节,一家人团圆的节日。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中有:“元旦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 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代表着不同的文化知识。
记得儿时的我们,中秋我们那里都喜欢吃“糍粑” 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在“打糍粑”
中秋“糍粑”家家户户都会“打”很多的糍粑,从早上就开始弄,累的不易乐乎!
记得那时我还小,我们那里属于郭扶镇的一个偏远山村,离街很远,还得冯赶场才能上街,条件自然会差点,但是每家每户在春节都会种些“酒米”稻谷,就是为了中秋有“糍粑”吃。到吃糍粑的时候刚好稻谷已经收了,也晒干了。
八月十五这天,吃完早饭,开始蒸“酒米”,蒸好了把一开始就准备好的“兑窝”拿过来倒入其中,几个人一起,我妈拿“筲箕”,我摁住“兑窝”爸就那着“泸梯杆”(几根绑在一起)使劲的打(撮)“糍粑”, 直到“酒米”已经融为一体了;说明差不多可以了,再用手“揪”出一小坨来,慢慢的弄成像月亮那样圆圆的,摊在“筲箕”里。这样才算叫糍粑。
糍粑弄到这里还不算最后完成,还要放到锅里烤一下,吃的时候在弄上一点“黄豆面”一家人在这样的气氛下用餐,是非常幸福的,也很圆满!
老家有种说法,说有人会“遁”走别人家的“糍粑”。就是说家里弄三四斤米的糍粑两三人还够吃,别人家一两斤米够四五个人吃。怎么回事呢?
传说这也需要“技术”的,什么技术呢?我给他称为“偷梁换柱”为什么这么说呢。听说有这么个故事!
有这么一家人, 眼看中秋到了,家里人兴致勃勃的准备着打糍粑,被路人所看见,本想着讨杯水喝,结果没能如愿,路人也没说什么,便走了,心却想着“我也让你没糍粑吃”,嘴里叽里咕噜不知道念着什么“咒语”,走了。他回到家自己也弄起糍粑来,只弄了一斤酒米,却又四五个人的量。而那家人的糍粑却只有袅袅几个糍粑。这才明白是被算计了。(也只是故事而已)
中秋象征着团圆。
花好月圆夜,天涯共此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