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听起来很深奥,实际上原理非常简单,就是从体外将前端有一个支架的管子送入血管。当插入到狭窄的冠状动脉后,就把支架放在狭窄的血管中,管子在抽出体外,支架留在狭窄的血管里。
由于支架可以膨胀把血管“撑”起来,使管腔变平,心脏缺血引起的临床症状可消失或减轻。
冠状动脉支架在本质上属于应急的治疗措施,因为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脂肪斑块和其中混合的血栓,并没有通过支架手术而消除,只是暂时把血管强制扩张了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和药物治疗的血管扩张药的原理一样,区别在于药物只能短暂扩张血管,改善血流是暂时的。而支架相对于药物则是“长期”扩张,由于支架本身对人体来讲是个“异物”,所以在支架上面还会形成新的血栓和血脂,造成新的血管狭窄。
为了降低这种在狭窄的风险,现在的支架也进行了改良,如药物涂层支架,就是为了避免放置支架后很快再狭窄,或者建议放支架的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等。
无论怎样,时间越长,再狭窄的可能性就越高,当再狭窄时就只能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搭桥)手术了。
支架手术,并没有解决血管里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其中混合的血栓,所以也只能起到缓解冠心病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