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
田需被魏王看重,惠施说:“你一定要左右逢迎。你现在看那杨树,横着放倒在地它也能生长起来,倒过来种它,它也能生根发芽,折断了再插到土里,它还是能够生根发芽。可是假如十个人努力栽种杨树,一个人去毁掉它们,最后就不会有一棵杨树活下来。所以哪怕以十人之多,来栽种最容易生长的作物,但是还是比不过一个人来毁坏啊!这是什么原因呢?种树难毁树容易啊。现在你虽然自己能被大王所栽培,可是想毁掉你的人很多啊,这样的情形下你未来的命运一定很危险啊!”
惠施对田需的警告是很中肯的,俗语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就是树大招风的隐患。
好了,我们来看看色诺芬的长征记吧!
色诺芬带领后卫部队的一半出发,上了向导所引的一支队伍走去的同一条路,因为这条路对驮兽来说是最容易走的。在驮兽后面他布置了后卫部队的另外一半。前进时,他们来到敌军夺占了的那条路上的一个山岭。这时他们只能要么是除掉敌军,要么是完全被隔断同其余希军的联系。就队伍本身来说,他们完全可以采取其余希军⑧所走的那条路,但驮兽却只能走色诺芬所取的这条路。于是马上彼此互相鼓气,各连队排成纵队冲向此山,不包围它,而是给敌人留一条退路,以便他们选用。有一阵子,当希军各自由能寻到的路向上攀登时,异邦人发射箭矢和其它弹丸对其进行攻击。但他们不让希军近前来,却弃地逃跑了。希军刚一过此山便看见前面有另一座山,也是敌人占踞,便决定照样攻上前去。可是色诺芬害怕若不占踞刚才所夺取的山岭,敌人可能重新占据它,当辎重队伍经过时予以攻击(辎重队伍伸延好长,因为所取路道狭窄)。他便留在山上三名队长,雅典人赛菲索芬之子赛菲索多汝斯,另一雅典人安菲德穆斯之子安菲格拉底,和阿盖斯流放者阿卡戈刺斯;而他本人和其余队伍冲向第二座山,又象第一座一样夺取下来。
色诺芬全局观念很强,不是自私只顾自己逃跑的人。
还有第三座圆山②,远比其余的更为陡峭,俯临那夜志愿兵所夺占的火旁岗位。但当希军来近此山时,他们毫无攻击便弃山而走。人人都感惊异,想象他们是由于恐惧而放弃了此地,怕是会被包围封锁。可是,当他们从高地往下一看,见到在更远处的情形,都正在出发去攻击希军的后卫③。这时色诺芬带领最年轻的队伍登上放弃了的高地,命令其余的人缓缓行进,以便最后面的连队能跟上来。然后他们将沿路前进,在山关顶上戎装待命地停下来。这时节,阿盖斯人阿卡戈刺斯奔跑前来,报道希军已从第一座山上被赶走,赛菲索多汝斯和安菲格拉底及所有其余的人也被杀死,只有那些从山石上跳下来的人接上了后卫部队④。完成了此举之后波人来到圆山对面一座山上。色诺芬通过译官和他们进行了对话,谈到休战并请他们交还希军被杀人员的尸体。他们答说,如果希军不焚毁他们的房舍,将会交回尸体。对此色诺芬应允了。但当其余军队正在经过,而他们正在议谈时,附近一带的敌人全都涌到这个地点。一伺色诺芬及其士兵开始走下圆山以便和其余希军在整装等待的地方会合时,敌人乘机大力向他们冲击并大声呐喊。当他们到达了色诺芬正在走下的山顶时,便往下滚投石头。打断了一个人的腿,携带着色诺芬的盾牌的勤务员也逃离了他。但是一名重甲兵,吕西亚人攸利洛库斯跑到他跟前,用他的盾牌遮在他们两人前面,跟他退了下来,其余的人也得以退到主力阵脚处。这时全部希军联在一起了。队伍便在那里住进很多上好房舍里,并且拥有丰富的物资供应。因为居民有大量的酒,多至贮藏在封闭的水池里。同时色诺芬和客里索甫斯安排好收回战死人员的尸体,并交还向导。对阵亡士兵,他们尽力之所及给予了勇士经常受到的各种荣誉。
中途差点被波军截断。
第二天他们继续行军,没有向导,而敌人则在道路狭窄处一面打,一面事先夺取据点,试图阻止他们通过。因此,凡是当他们阻挡先头部队前进时,色诺芬便从后卫冲向山上,想法达到阻挡敌人的上方,以打破封锁;而凡遇到他们攻击后队时,客里索甫斯便冲上前去,想法上到比阻军更高之处,为后队打开封锁的道路。就这样,他们不断地相互协助、热心照顾。有时这些异邦人确实对已经攀登到高处又往下走的队伍制造很大的麻烦,因为他们的人非常轻便敏捷,即使从你身边逃跑时也能逃得脱,况且他们除了弓箭、投石器之外别无它物携带。他们是极出色的射手,他们的弓近臂长,箭长二臂多。射箭时他们用左脚协助登紧弓背的下端然后拉弦,箭射出后能一下子射穿盾牌和胸甲。每当希军得到这些箭,便缠上皮条用来做投枪。在这些地方克利特人极起作用。他们由一名叫司特拉托克里斯的克利特人指挥。
色诺芬和客里索甫斯堪称攻防双星。配合非常默契。
那一天他们又①在肯特里特河边平原上的村庄里找到住处。此河宽约二普勒特隆,介于亚美尼亚和卡杜客亚人地带之间。在这里希军得到喘息,很高兴看到平原。此河离卡杜客亚人山地有六、七司塔迪之远。这时,他们便走进住处,很高兴,因为他们有给养,又有那些刚刚过去的苦难的回忆。在他们经过卡杜客亚人土地行军的这七天当中,他们总在不断地战斗,所受的罪比波斯国王和蒂萨弗尼斯所招致的全部加在一起还要多。所以,感到免除了这些麻烦,他们便欣然就卧安歇了。
渡过难关后暂得休息。
可是,天亮时,他们发现河对岸一处有全副武装的骑兵,准备阻挡他们的去路。骑兵上面是悬崖峭壁,也有列好战阵的步兵,要阻止他们推进到亚美尼亚。所有这些都是奥戎塔斯②和阿图卡斯③的队伍,其中有亚美尼亚人,马尔狄亚人和卡尔丹雇佣兵。据说卡尔丹人是独立的、英武的人民。他们使用长藤盾牌和长矛作武器。方才所说的摆好队伍的悬崖离河有三四普勒特隆远,看见的只有一条路通向该处,显然是人工路。于是在这个地点@希军准备过河。可是当他们试过时,发现水深没胸,而且河底有大而滑的石头,很不平整。另外,他们无法在水中携带盾牌,因为如果那样水流就会把他们冲走。若是顶在头上,身躯便无法避免弓箭和其它弹丸的攻击。于是他们转回来在河边上扎下营来。同时,在前一夜所住地点的山边上,他们能见到大批卡杜客亚人武装起来聚在一起。这时希军极为沮丧泄气,因为有河难过,河那边且有队伍要阻挡渡河,而后面又有卡杜客亚人准备在他们强渡时攻其后队。因此,他们在这里停了一天一夜,颇为焦急不安。但是色诺芬得了一梦:他被上了枷锁,但是枷锁自动脱落了,于是他自由了,能够想走多大步子就走多大了。天还没亮时,他去找客里索甫斯,告诉他说有希望一切会好起来,并讲起他的梦。客里索甫斯很高兴。一等到天开始亮,所有将官都来到跟前,着手祭神供献。第一个祭牲兆头就很吉利。于是将官和队长们便退下,发令让队伍吃早饭。
前有大河和堵截,后有追兵,希腊雇佣军团陷入绝境,又是色诺芬做了个好梦,然后通过祭神获得吉兆。鼓舞士气。
当色诺芬正在吃饭时,两个年轻人跑来见他。因为人们都知道,凡是有关战斗的事,不管他是在进早餐或正餐,都可以来找他;如果他在睡觉,也可以唤醒他向他报告。现在这两个年轻人是来报告他们在拣干柴准备生火时偶然间看到河那边的情况:有一个老头、一个妇女和几个小姑娘把看来象衣服包裹似的东西藏进一直伸延到紧靠河边的岩石当中的岩洞里。看到这事,他们断定过河是安全的,因为这是一个敌人骑兵来不到的地方。于是他们脱了衣服,只带短刀,赤身去过河,以为他们必得泅水。但是向前走到对岸,连半腰都没有湿到。渡河之后,他们取了衣服包裹,便又回来了。
两个捡柴的士卒发现了当地人渡河的地方,真是绝处逢生啊!不能不说是上天眷顾。
听了这个报告,色诺芬立刻自己对神祭酒,并指使侍从给青年注了一杯,对显示了此梦和此渡口的神祈祷,也求神帮助实现其它好事①。洒酒祭奠之后,他马上领着这两个青年去见客里索甫斯,向他重述了此事。客里索甫斯听了也祭酒如仪。事后他们命令队伍打点行装,而他们自己把将官们叫来商议如何能最好地完成渡河任务,并打败前面的敌人而不受后面敌人的伤害。决定让客里索甫斯带领一半队伍先行,试图渡河;另一半队伍同色诺芬暂时在后面停一刻,辎重驮兽和随营人员在前后两部之间渡过。
确实要给神祭奠一杯酒啊!然后计划渡河。
这些安排满意地做好之后,他们出发了。年轻人靠河右岸在前领路,这里徒涉到对岸约有四司塔迪之遥。当他们前进时,敌骑兵队也对着他们行进。希军到达渡口就停下来整装待命。客里索甫斯往头上带了一个花环②,撇开他的罩袍,拿起武器,命令所有其他的人也这样做,并指使队长各自带领连队成纵队,一部分在他左侧,其余在右侧。同时预卜官们在向河祭神供献,而敌人在射箭、投石,但尚未击中。牺牲兆头吉利,全体士兵响起赞歌并高声呐喊助阵,妇女们也都一个不差地与男人同时喊叫呼应一因为在营中有好多妇女。
有妇女参加行军,这是希腊雇佣军团保持安定团结的要素吗?
这时客里索甫斯及其所部进入河中,而色诺芬则带领后卫部队中最机敏灵活的队伍开始向后全速奔向通往亚美尼亚山地道路对面的渡口⑧,佯作想要在那个地点渡过,从而切断④沿河骑兵的姿态。敌人一见客里索甫斯所部轻易无阻地渡过河来,而色诺芬和他的士兵却往后跑,大吃一惊,怕被切断,便全速逃奔向那通河的道路。一到了路上,他们便急忙向山上跑去。这时,指挥希军骑队的吕修斯和跟随客里索甫斯的轻装营指挥官埃司基尼斯看到敌人全面溃逃,便奋起直追;其余希军则呐喊助阵,以使他们不落后,要把这些逃兵一直追到山上。此刻客里索甫斯过河之后,不想去追击敌人骑兵,而是马上冲过连到河边的峭崖向上面的步兵攻去。这些兵,看到他们自己的骑兵在溃逃而又有重甲兵攻上前来,便放弃了河上高地。
分兵两路,使波军首尾不能相顾,终于打破波军封锁,安全渡过了大河。
色诺芬见到那一边一切进行顺利,便尽快转身往回奔,与正在过河的队伍会合。因为这时节看到卡杜客亚人正在走下去进入平原,显然是想攻击最后面的部队。这时客里索甫斯占领了这些峭崖,吕修斯带领他的小队①冒险向前追击,已经俘获了敌人行李辎重队的零散部分,掳物中并有上好衣装和饮杯。这时,当希军辎重队和随营人员正在渡河时,色诺芬掉转部队,面向卡杜客亚人并下令队长各自把自己的连队按班编排,使各班向左列好战阵。于是队长和班长们便面向卡杜客亚人,而使队尾停在向着河的一边。卡杜客亚人一见后卫部队没有了那群随营人员,现在看来人数并不多,便更加迅急地攻上前来,口里还唱着一种歌子。在客里索甫斯方面,因为一切都安全,他便把轻装步兵投石手和弓箭手派回到色诺芬处,让他们去执行色诺芬的任何命令。但当看到他们开始过河时,色诺芬派来一名信使,让他们就地停留在河岸上,不要渡过来。但当他自己的队伍该开始过河时,他们要在对面下到河里,在这边和那边,好象要渡河,投枪手握持箍带,弓箭手箭在弦上,但不要进河很远。色诺芬命令自己的士兵,当投石能打到盾牌发响时,要奏起胜利赞歌,冲击敌人。当敌人转身逃跑,河岸号手吹起仰锋号时,他们要向右转,队尾带头,全体士兵要尽快地跑去渡河,各守各的队位,以免互相影响。第一个到达彼岸的是英雄。卡杜客亚人看到希军剩下的人不多了(因为甚至连指派留下的人也有的走开去照看驮兽、行装或妇女去了),便勇猛地逼上前去,开始投石、射箭。于是希军响起了胜利赞歌,跑步向他们冲击。他们没有迎战,因为,虽然他们装备齐全足以在山中进攻和退却,但不足以对付交手战斗。此刻希军号手吹起信号; 一方面敌人开始比以前更快地奔逃,而希军则掉转头来极迅速地自己逃走渡过了河。有少数敌军,觉察到这种行动,跑回来到河边,射箭伤了少数希兵,但他们当中大多数,甚至希军已到河的彼岸时,仍可见到还在继续奔逃。同时,前来迎接色诺芬的队伍,行动勇武,前进得过于远了。他们在色诺芬所部的后面渡回去,也有些受伤。
这是有勇有谋的儒将色诺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