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那回事

作者: 羽婷爱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7-06-07 16:45 被阅读317次

今天应景说说高考吧,提到这个词,没什么好的感觉,就想一声长叹!

我18岁的记忆是:上学的目的就是高考,高考的目的是什么呢?上大学。那么大学是什么?不知道,没想过,只觉得未来好远好远,年轻的我没有什么可忧虑。但是有件事很可怕,考不上大学!

我青春期在大家都忙着学习的时候跟别人表白,我当时鼓足勇气干的事失败了,那个男孩儿跟我语重心长的说:现在这么开关键的时候,你还想这些?你不想想万一你考不上大学,就跟街上要饭的人一样,得要饭了。(我的天,一定是他爸妈跟他说的)我妈我爸当时没少教育我好好学习,但我怎么都没听进去,却被这样的拒绝深深的刺痛,铭记于心。于是,我当时深信不疑的逻辑是考不上大学的结果跟要饭一样惨。因为失恋的痛苦和要饭的恐惧一并在我心里产生作用力,我最终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这也许是我考上大学的唯一动力。

学习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和痛苦、压力、压抑、证明自己等莫名其妙的原因画上了等号。也许就是从我失恋那一天起,也许就是从好朋友离开我去了所谓更好的学校那一刻起……反正学习跟探索、求知、积累,跟满足、快乐和幸福关系不大。基于这样的逻辑,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有谁会在有了安定的生活后再次选择痛苦呢?所以很多人再找完工作以后再也不看书了,或者有的人给自己一个限定性信念,我从小学习不好,看不进去书,所以再也不看书。

当然学习并不仅仅是看书这一种形式。可是,我们上学那会网络还没那么发达,教学环境是讲台、课桌、黑板擦,教学形式是传授、讲授、做题、考试……我们真的很早就很容易把学习和看教科书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此,学习二字充满枯燥、乏味和压力。

同样是努力学习的行为,当你的动机是证明自己,或是给重要的人证明,那么一旦这个证明完成了,学习的行为也就停止了。而当你的动机是兴趣,是发展自己,提升自己,那学习就会让你不断成长,会变成一个良性循环,越学越满足,越学越博达,越学越幸福。学习本来就是自己的事,三岁的小孩碰到不会的问题都会思考和提问,求知欲是一个人的本能,什么时候这个本能开始慢慢的在我们体内消失?

从我们不能做自己开始。地球上的生物千奇百怪,每一片叶子都不一样,更何况人?很多家长过度保护孩子,要求孩子要像自己想象中一样完美,高标准,严要求。没想到你看到的孩子是你头脑中的样子,不是真实。孩子为了讨好,开始不断模仿、努力再努力,慢慢看不到自己本来的样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狮子有狮子的威武,乌龟有乌龟的沉稳,叶子有叶子的轻盈,花朵有花朵的芬芳。

很多父母说,社会就是这样,看学历不看能力。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孩子考上了,他会不会因此而觉得自己比中专学历的人高一头。如果孩子考不上,他会不会一蹶不振,从此认为人生没了新的可能。事实是,很多父母没有体验过努力付出就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回报,他们给自己的低学历找借口,还要影响下一代,让孩子也相信学历比什么都重要。还有很多父母没有体验过不听父母安排是什么结果,就自以为自己的生活是天上人间,你放弃更好的追求,还不允许孩子追求他的人生?这里其实说到的界限的问题,孩子长大后爸爸妈妈就要慢慢放手,让他看到真实的世界,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责任。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真的太爱孩子,换句话是太不相信孩子,太相信自己,用自己的失败经验告诫孩子,不听我的你不会幸福。而孩子呢?两耳不闻窗外事,活在不知道谁给勾勒的幻想世界里。

如果该放手的时候不放手,孩子就会习惯父母的安排,等你想让他嘎嘣一下长大成人有责任感的时候,她真的变不了你以为的样子,因为她从来没有机会学习。所以,孩子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家长的事?我们80后学习,很多人表面是为自己学,其实是为父母。学习好就是好孩子,三好学生的事情就不提了。考上学就是好孩子,考不上就给父母抹黑了,那时候很多地方孩子考上学家长要请客吃饭摆酒,所以考大学也是父母的面子。

什么时候孩子们才能知道学习是一生的事,不是高考决定终生这一回事。如果我们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那么学习更有可能仅仅是看书这一种形式,还很虚假,并无幸福可言。有一个朋友的爸爸是高干,她说特别受不了他爸爸退休以后的变化。退休前是个博览群书的人,退休以后开始不断的在微信上转发没有意义的健康帖子,所有的注意力都健康上,以前的博览群书的兴趣爱好忽然都不见了。不是说养生不好,身体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变化如此之大,我只能猜测以前的行为都是为了塑造某个外在形象,并非发自内心。

学习是一个人的本能,如果没有了,真的是教育的悲哀。阿德勒说,一个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有人说是最神圣的任务,是在学校里看不到气馁的孩子,一个在学校之前已经丧失信心的孩子通过学校和老师而重获自信。这是教育者的天职,因为教育只有在孩子看起来对将来充满希望和欢愉时,才有可能实现。

我在某高职学院的宣传条幅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学历决定你的起点,能力决定你的终点”。这句话还是让我内心有共鸣的。既然孩子一时半会还长不大,那家长和学校就再费费心,一直都没承担过什么责任的孩子去过高考失败,特别正常,就多给他们点支持吧,因为失败本身就够让他们体会一阵子酸楚和痛。这个机会其实特别好,有人会在这样失败的经历中找到资源,从此走上健康发展的自我成长道路,而有人则会在跌倒的泥潭中一蹶不振,这时候环境就特别重要了。

学习是一生的事,什么时候都有机会。

相关文章

  • 学习那回事

    昨天,我和妻子给儿子报了英语早教班,希望他能抓住语言敏感期学好英语。今天,一位战友在微信上询问通过司法考试的主观题...

  • “学习”那回事

    今天应景说说高考吧,提到这个词,没什么好的感觉,就想一声长叹! 我18岁的记忆是:上学的目的就是高考,高考的目的是...

  • 1、画食物11

    早餐那回事儿~

  • Android中资源引用的几种方式

    最近项目中有个队友抱怨运行总是莫名的报错,崩溃,说是半路出家也好,说是懒于学习也好,反正就那回事,都懂得,应该好多...

  • 美好的周六要过完了

    现在明白,学习就那回事,不是为了日后当个什么了不起的,下不得地的伟人,只是丰盈自己的底气,有底气拒绝别人:不好意思...

  • 6.8

    看别人做事,都是简单容易的,换自己就不是那回事了

  • 运动那回事

    运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改变,还能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改善我们的唾眠,影响我们的精神和意识。凯利・麦...

  • 理发那回事

    古今中外,头发上的事都不是小事。时至今日,发型上的演变依然与文化形态有密切的联系。男女不同的发型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原...

  • 换班那回事

    大丫头李婉纯,八周岁,就读春蕾小学二年级七班,乖巧懂事听话,有点小内向,平时笑起来有个小酒窝,独立,不喜欢出风头,...

  • 死亡那回事

    人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因为病症离开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那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no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