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师姐聊天的时候聊到了对课题实验设计思路的理解,听着师姐在讲述,脑子里却是晕乎乎的,师姐笑笑,提起了之前科研汪讲文献时的表现:逻辑不清。于是乎,问题来了,什么是逻辑?什么又是科研工作中的逻辑?

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符号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计算机代码应该能算是符号逻辑,那各种数理化公式的推导就属于形式逻辑了。

科研工作中的逻辑似乎同逻辑的哲学定义更符合,哲学定义中逻辑是事情的因果规律,这种因果规律在科研实践中可谓是无处不在。观察到了进行某项操作后,某一现象或表型变化(可能是表现为细胞增殖得更快了,也可能是动物模型有行为改变),想探究背后的原因,就可以从分子,细胞,动物等几个层次进行实验设计。

以动物模型的行为发生了改变为例,可以对动物组织样品进行测序和组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同时在细胞水平上,模拟在动物模型上给与的刺激或操作,然后用qPCR和WB等技术对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分子水平的验证(一般会有很多个);筛选出目标基因后通过co-IP,RIP等实验确定分子之间可能的互作机制;最后通过在动物或细胞水平对目标分子进行过表达或敲减,观察动物或细胞的表型是否有逆转。整个流程要是能走通,因果明确,故事就完整了。
生活中,要去观察和评判一个人是否有逻辑,主要看他做事说话是否有迹可循,是否前后一致。语言表达中逻辑的体现像是写文章,既有总分总模式,右有分总模式,重点突出,前后表述自洽。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一篇有点逻辑的文章?
参考链接:
1.逻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0%BB%E8%BE%91/543?fr=aladd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