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资溃乏年代走过来,现如今的商品如此丰富,接理说来,众人对生活该是满意度很高,心理很满足才是正常的反映。但从诸多的心理问题访谈现象看来,光鲜亮丽的外衣却裹挟不住一个个疲惫不堪的身体,公众场合热情洋溢的笑容依然掩盖不住独自一人时的黯然神伤……
在咨询访谈日记里,记载的都是卸下重重铠甲般外衣后的脆弱的灵魂,许多人身处社会职场,一面是正能量满满,洋溢着青春靓丽的自信,描绘并展示着美好的未来,象一只上满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地转动着,恨不能把十二小时当成四十八小时来用,满身力气,一股子子拼劲。然而,人非机器一样可以不吃不喝不休不睡,当现实的情形与心理预期之间差距出现时,由落差而诱发的挫败感不断地冲撞着一贯树立起来的自信心和对自我的评价体系,一次、两次觉得自我还是能坚持,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还有获得感支撑得住。而三次、四次过后呢,或许会通过反思重新定位自我。然而,就在这个转折点上,分化便出现了。由于经历不同,导致归因混淆,外归因的人把挫败归于客观条件不够好引起的,外归因者可能会分化成两类人,一类是积极准备,创造条件再继续坚持干下去;另一类则可能选择放弃,我做不了不是我的本身原因,那算了吧,我已尽力了,以此为由给自己安个台阶下去。而内归因者,则可能分化成积极努力,改进方法去继续创造;另一类人则可能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潭,自责甚至自罪,背上重重的心理负担。
压力的传导,在大脑里引发的情绪就象水波一样,一浪高过一浪,而心理上表现为激烈的动机冲突,情绪表现则是易怒。摆着的现实和不确定的结果,在各种行为与心理推断中交织成如影随行的担忧,甚至是恐慌心态。再加之内在评价系统的怀疑与不确定,和对外在社会评价的畏惧,使得大脑决策变得患得患失,难以取舍。
内外压力之下,平衡被打破,犹如那走钢丝的人在行走中平衡杆被风刮掉,靠自身再难保持身体的平衡,那么掉下来只是时间问题。压力传导与内心动机冲突的结果,就是疲惫、倦怠、烦躁和易怒或低落自卑的心理表现的根源。
心理预期的无限放大,相对的贫乏引起的巨大心理落差,偏重物质拥有来确立价值体系的社会评价导向,带给个体的否定和个性压制,延伸而出的获得感低下,安全感缺失,形成的旋风吹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和确定性。
缩小落差感,重塑安全感,才是打破焦虑的主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