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篇》学习之16·9--11
本周学习了《季氏篇》的第9—11三个章节。
回顾《季氏篇》的主旨:是从为“相”的角度,来论述如何以君子的标准指导个人修行。儒者的传统职业是“相”,后延伸为主要辅正者。因此,本篇从“相”的视角,指示君子如何修身、如何入仕从官,从而能够安身立命乃至治.囗安邦。
结合《为Z篇》讲“为z以德”,社稷领袖要具备君子人格以及实现方式;《子路篇》讲从z,必须先之劳之,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季氏篇》冉有和子路皆仕于季氏,又都是正事科的代表,于是从“季氏将伐颛臾”这个时事开始讲起,孔子围绕修身治.囗,从养德崇礼教化等方面开始做起,提升君子人格。
本篇大致可分三个层次来加深理解:
第1章至第3章为第一个层次,展示特定的历史背景——季氏将伐颛臾,剖析了原因、后果,给出了解决办法等,重点强调了在这样的无道之世,作为从z者应该怎么做,作为“相夫子”的人应该怎样做。
第4章至第8章为第二个层次,参照“河图洛书”之数,从损益三友、三乐、三愆、三戒、三畏来做到自持,从交友(人)、做事、说话以及养气、持志五个方面,通过对偶式的文句、正反对比,展示君子的人格气象。
第9章至第14章为第三个层次,就是讲怎样达到君子人格,三学一不学,学后九种状态,见贤思齐,通过明道、行道、诗礼等来行义达道知晓天命。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那是最上等的人。学了才知道的,那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境后才知要学的,是又次了一等的人。若经了困,仍不学,那就只能算是最下等的人了。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九种思虑。当其视,思欲明;当其听,思欲聪。其色思欲温,其貌思欲恭。有言思必忠,临事思必敬。遇疑思如何问,忿心起宜思患难在前,见有可得,宜思义之当否。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孔子说:看见善的,自己像是赶不上一样;看见有不善的,像把手探入热汤般。我看见这样的人了,也听见这样的话了。能退而隐居以求全我志,能进而行义以求达我道。我听见了这样的话,却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呀!
第9章开始,紧承第8章要敬畏天命,讲如何知天命?后面这六章就重点就讲了学、思、礼、乐,行义以达道等等。
第9章通常理解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个层次,结合《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上古圣人以诚而感通,格物而致知,所以无师自通,是以天为师(但绝不是不需要学习就能知道一切)。这样一种品质能力,叫做生而知之。孔子自谓今之学者,有古圣人的师承,有周礼的经典得以入手,可以学而知之。所以孔子说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那么四个层次怎样上达?“困学者,知耻始而发大心愿;学知者,既立志矣,下学上达,不器不已,诚而感通遂知天命;其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欤?生知者,格物致知,既悟之后,安而行之。厚德载物,纯亦不已。其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欤!”
夫子勉励后学,始于困,进于学,悟而同于生知(无为)。夫子之言,虽时有感慨,然而断不欲绝后学上进之途。纵一时困而不知学,亦时节因缘未至,岂无四端之慧耶?见及于此者,庶几可与论‘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及其知之一也’。”
既然“知之一也”,君子格物致知,便有九思,先以视听,次以色、貌、言、事,于“事”则有疑、有忿、有得,在日用间无所不用省察之功。
第11章和第12章可以连起来理解,第11章说了两种人,一种是见贤思齐的人,好好恶恶,孔子看到过;二是隐居求志行义达道的人,孔子听说过,没看到过。所以下文第12章便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齐景公,孔子曾赴齐主张自己的理想,但和齐景公的称霸不合。孔子回鲁,夹谷之会,又和齐景公打交道。另一个就是伯夷叔齐,首阳山下,不食周粟而死。
齐景公是国君,富而无德,后世没什么德行可以称许;伯夷叔齐是逸民,贫而有德,可以流芳百世。在老百姓心中,前者不如后者。孔子和鲁昭公、齐景公、鲁定公都有过君臣之谊,对比冉有、子路,孔子不是以知识学问、功名利禄为最终的目标,要求是“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下学而上达天命,追求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