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越来越近了!应该置办年货了,好像应该要买的东西很多,但是又不知道买什么。大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年货应有尽有。家里冰箱也装满了各种食品,过年再无新鲜感。只是看着车站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手里拎的,肩上扛的,大包小裹的回家人,才真正感觉到过年的气氛。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下乡时回家的情景。
那是我们下乡的第二年,我们集体户养了一头猪,虽然我们一群16、7岁的孩子,没有什么养猪的经验,但天随人愿,小猪也特别理解我们这帮小孩,虽然只吃米糠和野菜,但长的特别快,到了年底,已经长成了一头肥肥胖胖的大猪。户长决定春节前杀猪,分给全体户员,带回家孝敬老爹老妈。(那时候猪肉还是按票供应)
农村杀猪是一件大喜事。杀猪的那天,我们集体户就像过年一样,大家烧水的烧水,抱柴的抱柴,紧紧张张,忙忙碌碌,高高兴兴的忙活了一天,看看分到手的猪肉,心里高兴万分,好想马上回家送到老爸老妈手里。可是三十多里的路,怎么回去呢?户长马上联系村长,还好生产队明天去公社办事,我们就可以搭顺风车回家了!
第二天临晨3点多钟,彻夜未眠的我们已经收拾好了回家的东西,一分一秒的数着时间,四点钟我们准时出发了。
寒冬腊月的早晨,白雪茫茫,北风刺骨,顶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走在一望无际的雪地上,马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犹如动听的音乐伴随着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上的星星一直在眨着眼睛,心疼的望着我们这群着急回家过年的孩子们。
集体户的小狗,看着我们集体出发,他不知道主人们要干什么,他也跟在后面跑出来了,颠颠的跟在马车的后面,跑了好远的路,最终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到了公社所在地,离家还有二十来里路,我们只好站在路边,期盼着过路的汽车捎上我们一程。(70年代初期基本看不到轿车,只有马车和解放牌大汽车)
远远的看见了一辆大汽车,我们欢呼雀跃,随即在马路上一字排开,汽车师傅看见我们后,将车慢慢停下,看着我们手里拎的,肩上扛的,大包小裹的东西,笑呵呵的说,上车吧,啊!啊!啊!……同学们又是一阵欢呼。
到了家里,妈妈看着冻红的脸蛋,近乎冻僵的手指,心疼的给我盖上了一床大棉被,马上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狼吞虎咽,瞬间吃光。那是我直至下乡之时,吃过的最香,最好吃的一顿饭。
那一年春节是我们最快活的一年,也是我们家吃肉最多的一年。妈妈买了好多年货,弟弟们放了好多的鞭炮,妈妈做了我们垂涎已久的红烧肉,香喷喷的粉蒸肉,猪肉白菜馅的大饺子,炸酱面,每天都能闻着菜里面的肉香,那里面有我记忆中最浓最浓的年味,最香最香的菜肴,也有我永生难忘的一次归途。
回家的路再难,但永远是最渴望的,最美好的,最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