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下雨天就会心情不好,不知是那滚滚乌云的压迫,还是电闪雷鸣的恐吓。心情就像灰蒙蒙的天空一样,一下子跌落到谷底。
碰到大雨或者暴雨,奶奶家的小房子就会出现外面下大雨,家里小下雨的窘况,雨水透过瓦片的间隙滴落在灶台、客厅还有卧室。每到这个时候,奶奶总是眼疾手快,拿出能接水的桶、瓢、碗,雨水一前一后跳入接水的器皿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我和弟弟喜欢站在屋前赏雨,伸手去接屋檐划过的雨水,甚是清凉。
夏天的雷阵雨居多,白天撑着伞我不敢走在树下,看到亮光闪过知道雷快来了,就在心里做个准备。虽然提前做好了准备,有时候还是会被吓到。晚上躺在床上,经常被光闪醒,被雷震醒。因此,我格外不喜欢夏天的雨天。
奶奶的心情总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下雨对她来说,一会是好事,一会又是不合时宜。
“哎呀,幸好我赶在下雨前拔完了田里的草。”
“这都快一个月没下雨了,地里的庄稼都要干死了。”
“天气预报一点都不准,我刚打完的农药,这会又下雨了,白干喽。”
有时候哪怕突然天降大雨,奶奶也要坚持把地里的农活干完,无论我们怎么劝都劝不动,许是我们不懂庄稼人的辛劳,所有的收成都指望着风调雨顺和辛勤的劳作。
夏天淋点雨倒是无所谓,最怕的就是秋冬季节,寒风刺骨的时候,一点小雨就让人冷得直打哆嗦。回到家换上干净的衣衫,煮上一碗姜茶,实在不行再加一袋感冒药是奶奶的标配。
我们总是劝她,身体最重要,不要这么折腾自己,奶奶她不听,又说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丰功伟绩。可是,人终究还是要服老的,不是吗?
我最喜欢的是没有雷电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天,午后奶奶也不着急去打理地里的庄稼,安静地纳起了鞋底,我们就围在她旁边,听她讲故事,听累了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伴着有节奏的雨声,不知道沉睡了多久,只知道醒来的时候鞋底已经纳完了,奶奶微笑着对我说,“醒了啊,雨天的觉就是好睡啊,快点起来了,一会晚上要睡不着了。”
长大了,感知烦恼的能力变强了,感知快乐的能力变弱了,每到下雨天,思绪就会乱飞,烦恼和焦虑也接踵而来,担心自己的未来,焦虑自己的梦想。
好在我可以写下来,自从开始写作以后,下雨天我更多的是观察、思考、找灵感和写作。
我们要学着接受自己所有的情绪,开心要接受,烦恼也一样,只有正视这些情绪,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开心的时候问一问自己为啥开心,要不要将这份开心分享出去。烦恼的时候也问问自己究竟为何事所扰,如何才能倾诉烦恼以及下一步要采取什么行动来解决这个烦恼。
这样思考以后,我发现我再也不会困在烦恼之中了。也许,你也可以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