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巧将“财迷”变“书迷”

巧将“财迷”变“书迷”

作者: 好好妈谈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0-06-05 22:23 被阅读0次

    三年级以前,闺女不好读书,偶尔读本书,也是给我读的。我就奇怪了,我和她爹都手不释卷,连姻缘都是因书而起,生个闺女咋这样。每次看我读书,她都不屑地说:“有啥好看的?干点儿啥不好!”一副过来人口气。而我千里迢迢给她背回的书,她连图画都懒得翻。为了填充她的脑袋,我每天睡前都要为她朗诵半个小时。要命的是,我自己看书不瞌睡,读给她听,就犯困。她还没睡,我已见了周公,迷迷糊糊,梦话连篇,常常被她的嘲笑声惊醒。

    一二年级时,凭着小聪明,闺女过关斩将,成绩还算不错。到了三年级,却遇到了作文障碍。一篇作文,颠三倒四,语无伦次。我常看到她一边写字,一边数数,不管写到哪儿,字数够了,就戛然而止。有一篇描写春天的作文,她写了四段,为了凑够四百字,一群小燕子每段都要出来嘚瑟一会儿。我大笑之余,不禁暗暗着急。

    更让我恼火的是,每次大考前,语文老师都会让孩子们背诵一些范文。一次,我看着闺女的一篇满分作文眼熟,闺女得意地说:“老师真厉害,押着题了!我比他还厉害,一个字都没背错!”我一怒之下,砍掉了她当月的零花钱,这让闺女痛心疾首。在闺女看来,考多少那是给老娘考的,钱袋子才是她自己的。

    我一下摸到了她的“命门”:这孩子虽不好读书,但颇有经济头脑,每天都在琢磨怎么发家致富。小小年纪练摊儿、打工、卖报纸,从不觉得丢人现眼。她有句名言:“不管啥题,只要跟钱挂钩,都难不倒我!”有一天,她又和同学物物交换,小赚一笔。我就说:“人不要耍小聪明,要有大智慧。古人都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现在多读书,将来才能赚大钱!”她把眼一翻:“比尔·盖茨要是读完大学,钱早没了!”这不是抬杠吗?我说:“比尔·盖茨不读大学,不表明他不读书啊。不读书咋能研究电脑?你不是喜欢赚钱吗,这样吧,咱家的书,不管你看完哪本,只要能讲给我听听,书价多少,我就给你多少!”闺女眼睛一亮:“真的?说话算数!”

    为了试探真伪,她挑了本儿童版的《红楼梦》,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净赚12元,不禁心花怒放,连说“还有这么好挣的钱!”我就趁机跟她聊起了书中的人物。她一瞪眼:“妙玉是谁?我咋不知道?”我就讥笑她:“这个年龄还看图画书,多弱智啊!你不是有本青少年版的吗?那里面比较完整,而且书价高得多!”闺女一听就红眼了,立马翻出来,先看了后面的价格,然后才放心地读了起来。这一读不打紧,竟然放不下了,连说有意思!而且每天都跟我聊会儿红楼,以至于说话都带着明清味儿,比如说她称家里为“府上”,还常用个“何”字:“妈妈,你这是为何?何苦呢?”又一次打电话给她爹:“爸爸,你在‘何’里?”她爹大笑:“我不在‘河里’,我在海里!”为了搞清荣宁两府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闺女读了五遍红楼,几乎成了半个红学家;治学之严谨,一点儿都不像先前那个马大哈;而且为了深入探究,她还找出了我那套珍藏版的原著,终因“之乎者也”放弃了。

    为了挣得更多的外快,闺女一鼓作气,读完了《汤姆叔叔的小屋》《海蒂》《绿屋的安妮》……钱袋子也迅速膨胀。家里感兴趣的书看得差不多了,就开始逛书店,借同学的。有一段时间,她迷上了马小跳系列,要求我给她买成套的。我翻了几本,感觉这些书也就是看看热闹,没啥保留价值,就对她说:“这些书,你能借同学的看,我一样给钱!”闺女这次执行力特强,开始到处借书。而且按照生意人的做法,用那本花花绿绿的儿童版《红楼梦》,换了N本书回来。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有了债主追着,书读得飞快,当然钱袋子也飞涨。我又领她去图书馆办了阅览证,每周借一次书,我去成人部,她去儿童部。慢慢地她对自己借的书不满意了,开始抢我的书看。《我是郑渊洁》《孩子你慢慢来》《目送》《雅舍谈吃》……常常我还没看完,她已阅毕,读书品位也越来越高,而且逐渐忘了读书挣钱这码事。“这次考好了,你能送我套推理小说吗?”成了她的口头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财迷”变成“书迷”后,闺女开始言之有物,作文也变得有模有样了。有一天,我翻看她的作文本,读到了一篇《梦幻青城山》,竟然很有写作章法,便偷着投给了晚报,几天后,竟然被采用了。闺女看到后,激动地打电话给我:“妈妈,快看,我的处女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巧将“财迷”变“书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vz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