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转向是游枫家乡冀州的一句方言,大致就是因贪财而迷失了方向的意思吧。原本云淡风轻的游枫也一度变地财迷转向了,原因就是梦想中的海鸥。不过此“海鸥”并非彼海鸥,因为它曾经是当时摄影爱好者眼中的国货精品。
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可能都记得当初照相馆那个蒙着黑布的大型木制相机机。当所有人在镜头前摆好姿势坐定后,摄影师手里握着气动快门,“啪”的一声,影像就瞬间定格了。可能是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在各大国营照相馆似乎还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最终还是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能在博物馆或者收藏家那里才能一睹其真容。
在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种新兴的行业出现在游枫的生活中,那就是个体摄影师,可能是现在摄影工作室的前身或雏形吧。当然,这时候的摄影师也是比较拉风的,尤其是他们端着双镜头的120相机,一边低着头观测着,一边喋喋不休的指挥着,通过快门的闪动为所有人留下过珍贵的影像,当然也给了游枫留下过儿时的美好记忆。
在作出毕业后独行魔都的计划后,个体摄影师这个曾经艳羡的职业给了游枫闯荡的勇气和启迪,毕竟在当时那个时代,即使是最普通的“傻瓜相机”,也不是每个家庭能够拥有的奢侈品。
为了自己的宏伟计划,游枫将眼光放在了曾经关注过的海鸥DF1身上。这可是魔都生产的精品,那钢铁的机身给人一种厚重的手感,游枫曾经在百货商店近距离接触过,但是近四五百元的价格直接就击碎了他的梦想,那可是老游同志三个月的工资了。
此时的游枫也有了一种“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感觉,因为仅凭自己每月三、五十元的伙食费,估计攒到毕业也未必能够拥有这只“海鸥”,更不要去琢磨凭借着海鸥“飞翔”了。
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即使是在这个经济单一、位置偏僻的小镇,游枫也终于发现了一个可供他“圆梦”的商机——卖冰棍。
在那个时代,夏季解暑的最佳选择就是冰棍了,而且品种只有两类,唯一的好处就是价格低廉了,白糖冰棍一根5分,牛奶冰棍一根一毛。但由于学校周边基本没有商业经营场所,同学们只能冒着炎炎烈日步行或骑行800米到自由市场去购买解馋。
在那个时候,规模比较大的工厂都会有一个劳动服务公司从事多种经营活动,主要是为了安置职工家属而设置的。在距离学校大约五六里地有一个劳动服务公司从事着冰棍生产。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生产惯性,冰棍厂的产品必须按照上级的要求满足厂供销社需求后,才能由供应几个本厂职工家属用于零售,这也属于“肥水不流外人田”吧。尤其是那家小厂的头头,一个满脸寒霜的老阿姨直接就把游枫撵走了,根本就不和他这个小屁孩谈论这些涉嫌“投机倒把”的事情。
万般无奈之下,游枫只得求助于平日里自诩“神通广大”的老游同志了。
“什么?你要去卖冰棍?还要老子去帮你疏通路子!想都不要想,赶紧滚蛋!”老游当时就火冒三丈的开骂了。
“老爸,我想学习摄影,准备攒点钱买架相机,估计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估计到了高二一开学就差不多了。反正我就在学校附近买,又不会耽误学习。”游枫只得耐心地解释说。
“想学照相,那是好事,但是你不用去买冰棍呀,不就是百八十块钱的东西嘛,老子还是掏的起的。一会儿我带你去供销社买回来就是了。”老游同志大包大揽的说道。
“老爸,你说的是那种傻瓜相机,我要买的是单反,要400多块钱呢?我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自然是不能给你们增添负担的!我想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买的比较好。”游枫有些苦笑的说道。
“啥叫单反?居然这么贵?不过家里刚买了电视,却是有些紧张了,但是你小子要是满大街的叫卖冰棍,那不是丢我的人吗?”老游有些悻悻的说道。
“没事!老爸,现在已经是改革开放第十年了,个体经营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就连海南都已经成立特区了。所谓的投机倒把也就是在我们这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还有人提及,你没看电视上整天都在宣传致富光荣的例子吗?何况我也就是挣一点小钱,你就帮忙打个电话呗”。
“你让我想想!”老游说完就习惯性的去了隔壁。李辉在这样的事情上往往都充当着“智囊”的角色。到了天色大晚的时候,老游同志喝的脸红脖子粗的回家了,真是不知道他和李辉哪来的那么大兴趣就着一些黄豆花生都能喝上几个小时。
老游同志盯了一眼满脸期盼表情的游枫,扔过来20元钱,说道:”你的事说好了,明天自己去隔壁做个冰棍箱子。星期一早点去冰棍厂,直接冰棍组找王阿姨,先批发上200根冰棍,然后赶回去上课。记着只能在课余时间卖,别耽误了学习,否则我饶不了你!“
看着唯唯诺诺答应的游枫,老游同志突然哈哈大笑的说道:“你跟老柳那丫头猫三狗四的混了一段时间了,就没见过你的丈母娘吗?那个冰棍厂就是她负责的。”
望着平素不苟言笑的老游,游枫顿时有种浑身冒汗的感觉,心想:什么时候老爸也变得这么开明了?难道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吗?
周一一大早,游枫驮着崭新的冰棍箱子骑行二十多分钟来到了冰棍厂。王阿姨热情的接待了他,并且一直喋喋不休的问着一些不着四六的问题,活像丈母娘了解女婿的样子,只是只字不提柳青的事情。游枫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回答。
就这样,游枫在冰棍机的轰鸣中拿到了第一批制作出来的冰棍,并且得到了天天早上拿到200根冰棍、每周结账一次的许可。踌躇满志的游枫骑着自行车,哼唱着费翔那首著名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飞驰在返回校园的路上。
打那以后,游枫每天早晨就骑着单车、驮着木箱到三公里之外的某厂服务公司批发,利用大课间和午休等时间开始了他的“攒钱”计划。基本上每天能获利三四元吧,虽然不多,但也算是逐步向目标靠近了。尤其是学校运动会的那几天,游枫充分发挥能够在校园内销售的特权,因为其他闻讯而来的小贩只能在校园外兜售。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他几乎每天都往返三四趟,生意也算是火爆了。不过他也收获了一个“葛朗台”的美誉,因为他甚至舍不得吃一口3分钱成本的水果冰棍,据说很多人都质疑以前仗义疏财的游枫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游枫却是始终是乐在其中了,毕竟每天数一数自己付出汗水后的收获,想象着怀抱着“海鸥”的感觉,游枫心里颇有些自得,这可是其他同学根本就不可能感受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