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5年,魏王假投降,至此,三晋全部灭亡。秦王政将矛头转南指向楚国,发兵之前,秦王政在为派多少兵力与主将人选而发愁。首先召见十分信赖的青年将领李信,问道:“如果由你领兵伐楚,需要多少人马?”李信回答说:“二十万足矣。”秦王政又召见王翦,问了同样的问题,王翦回答说:“非六十万大军不可。”秦王政心想:看来王老将军真的老了,如今都变得胆怯了。于是便任命李信为主将,率领二十万秦军,南下攻打楚国。王翦的建议未被采纳,便告老还乡,称病不出。
李信与蒙恬兵分两路,蒙恬攻打寝邑,李信则率军攻打平舆,攻破平舆后,李信一路高歌猛进,顺利夺取楚国都城鄢郢。率军继续前进,欲与蒙恬在城父会合。
李信连战连捷,对楚军放松了警惕,没有注意到项燕正率领楚军悄悄尾随。楚军跟了三天三夜,最终找准机会发动突袭,一举击溃毫无防备的秦军。
秦王政听到奏报,非常恼怒,后悔没有听王翦的建议,立即乘车赶到频阳,亲自向王翦表达歉意,王翦先是推辞说:“老臣年老体衰,大王您还是另择良将吧。”秦王政继续道歉,王翦又说:“如果大王您坚持要我出征,我还是一样的要求,非六十万大军不可。”秦王政说:“就依将军的谋划。”
六十万大军,几乎是秦国全部兵力。大军出征前,秦王政亲自为王翦送行,王翦趁机请求赐予田地,说是为子孙积攒产业,出征后,王翦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向秦王政请求封赏。其实,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王翦深知秦王政生性多疑,现在全国之军尽在他手,讨要封赏表现出贪恋财产的样子反而会打消秦王政的猜忌之心。
楚国得知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召集全国兵力,由项燕统领,迎击秦军。王翦抵达平舆后,采取深沟高垒的守势,楚军屡次挑衅,秦军始终固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训练休整,为他们提供上等饮食,并且与士兵们同吃同住。
楚军见秦军拒不出战,便想回师都城,王翦见楚军撤退,趁机发兵追击,在蕲城击败楚军,楚将项燕自杀。随后,王翦乘胜追击,消灭残余楚军势力,一举擒获楚王负刍(读除),楚国灭亡。
最终,秦国先败后胜,成功灭掉了楚国,但楚人依然暗中集结,伺机反秦,直至秦朝末期,依然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且首举反旗的陈胜、吴广便是以“张楚”为国号,后来的项梁、项羽叔侄也是打着楚的旗号反秦,这些都是秦国灭楚的“后遗症”。
最后大家认为秦始皇为什么会错用李信呢?窃以为:主要是因为在公元前226年,王翦的儿子王贲曾率军攻打楚国,一连夺取十余座城池,而且当时已经攻灭三晋,秦始皇对灭楚形势过于乐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