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作者: 58bfb95b4060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20:55 被阅读39次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论语》,其中君子喻于义中的义就是“仁”,“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没有确切的定义。“仁”也是君子的本质。人做到“刚毅木讷”就近仁了,这里刚是坚强。毅是果决。木是质朴,简朴。讷是说话迟钝,指言语谨慎。拥有“仁”这种品质的人往往是为别人着想,会换位思考,会去帮助别人,而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拥有“仁”的人还会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学会约束自己,不去做没有礼貌的是,说话谨慎,克己复礼一词出现在《论语·颜渊》,这首古文就解释孔子如何让颜渊理解“仁”,这首古文是这样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首古文意思是颜渊问孔子什么为“仁”,孔子说:“克己复礼就是仁,有一天克己复礼了,天下归仁,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能说详细一些吗?”孔子说:“没有礼貌的不能看,没有礼貌的不能听,没有礼貌的不能说,没有礼貌的不能动。”颜渊说:“我虽然没有那么聪明,但我会尽量去照办”。这就是“克己复礼”。

  接着下一句:小人喻于利,小人要的是利益,还有物质的东西,利益包括金钱、权威、荣誉、名气、国家地位、领土、主权等所带来的快乐,都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孔子说过一句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就说明了君子和小人的差距,君子不追求“利”君子不注重吃饱喝足,要的是精神上的提升,还有精神上的完美。小人要的是名气,金钱,只愿意和自己水平相等或底下的人交往,与和跟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人聊天,有时,还会嫉妒别人,或者当别人失败时很高兴。君子不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心里是善良的。

  有一个故事,跟君子,小人有关:一个人死了,天国的导游为了让他深切明白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带着他去参观。首先是地狱,那里的亡灵骨瘦如柴,围着一个锅吃饭,每人手里拿着很长的筷子,但无法把食物放到自己的嘴里。来到天堂,发现也是同样的东西,但他们是用长筷子相互加给对方。你夹给我我夹给你,大家都有饭吃。

  天堂与地狱区别在于是否能做到帮助别人,这也是仁者君子与小人的一个区别。

  我觉得我要努力做一个君子,可是,我们不能在有这种条件下,强制食无求包,居无求安,我们不需要完全去做君子这些风范,但可以去不断提升自己,不要太过于注重物质与利益,在自己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帮助别人,这样不仅帮助别人,同时成就自己!

相关文章

  • 《论语》里仁篇16/26

    2021.10.27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

  • 君子——做人的精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论语》,其中君子喻于义中的义就是“仁”,“仁”...

  • 每日一则学论语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1)喻:明白 2)义:道义 3)...

  • 第八单元日积月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意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

  • 君子,小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 《论语》里仁1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的是义,小人只知道利。” 君子喻于义,君子做事,必辨其是非,...

  • 2018-04-17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君子喻于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日论一语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喻”,是知晓、明白。喻于义,就是把义不义弄明白;喻于利,...

  • 论语《里仁》十六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dz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