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的书籍是岩井俊二的《情书》,我是潜意识当做《情人》,直接把书名写错了,《情书》这本书已读完,书评会在明天的更文里发出。
今天要分享的书籍是钱锺书的《围城》,这本书不是我第一次读,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囫囵吞枣地读了一回,那时候的感慨就是:故事很精彩。
在去年的时候我又在平板上读这本书,书本读了一大半,像是为了应付,当时并没有用心读这本书。
这次再读,算是我正儿八景的读这本书,关于本书,有些内容真的好实在,很多暗喻看似是在说当时的社会,实际上也是当今社会的通病。
有人说,读经典文学的意义在于书中的内容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那些作者就像是有预知的能力,比人们先一步看到了未来的状况。
下面是摘抄书中的部分句子:
如:
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起来有些滑稽。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聘,方可维持地位。
又如许多人谈婚姻,语气彷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
她跟辛楣的长期认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
她为了的学位写那本书,其实她并不瞧得起那些人的诗。
从前人不做进士,随你官做得多么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
人没有这个身体,全是心灵,岂不更好;我并非保重身体,我只是哄乖了它,好不跟我捣乱。
结婚彷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其中,《围城》一书最经典的句子莫过于: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个句子被人们摘抄出来,被人用来形容婚姻,人们常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结婚前各种期待,结婚后恨不得从未开始。
其实,生活又何止婚姻如此,像我们读书、工作,许多人又何尝不是在经历着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当时间过去,再回头时,发现之前的才美好。
我想起读高三那一年,数学老师曾对我们说:你们现在觉得高三很辛苦,很累,等到你上大学,尤其是出去工作之后,你最怀念的还是高三的那段日子。
现在回想,确实如此,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充实,除了学习,没有其他考虑。
以前很讨厌学习,现在可以自由选择学不学习时,为了提升又不断地逼着自己学习,这时候的学习已经没有人与你同行。
然而,生活从来不会因为种种,就停下前行的脚步,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前行。
无论如何,我们只能顺应社会的潮流,迈步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