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年逾七旬的他,花了十年时间寻访、记录接近失传的老手艺

年逾七旬的他,花了十年时间寻访、记录接近失传的老手艺

作者: d7d2669cbcea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23:03 被阅读0次

前不久,一部“土得掉渣”的纪录片《寻找手艺》突然走红,朴实真诚的纪录出自仅有三个人的业余拍摄团队,却打动了众多年轻人的心。而在去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感动了很多人的原因,其实也有与之类似之处。好像在飞速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终于想起了回头望一望,重新去认识那些渐渐被时代落下的老手艺、老传统。

所幸,还有人像手艺人一样,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访日渐失传的老手艺。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也是一个“寻找手艺”的故事。一位浙江天台的退休教师用十年的时间,在家乡寻访老手艺人,“打捞”那些即将沉没在历史洪流中的老手艺,并把寻访得来的故事,和每一门手工艺的制作流程和精华之处集合做成了一本书——《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

本周福利

《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

想了解更多,就往下看吧

陈舟宝是浙江天台的一位退休教师,他喜欢摄影,也喜欢写作。2002年退休后,他想要给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出身农村的他想起,从前常常能看到老手艺人走村串户,但近几十年,这些老手艺人带着老手艺都消失了,写老手艺的文章也很少很少。于是他决定,自己去走访老手艺、记录老手艺。

他觉得,应该有一种形式让老手艺流传下去。

什么样的老手艺要去记录?陈舟宝说,他的标准是“没有继承人、即将消亡的老手艺”。如果一门手艺很有市场,没有传承断裂,那么再“老”也不写。比如,随着砖瓦房和钢混结构住宅的兴起,全木结构房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项造屋技术就面临消亡的危险。因此,他去采访了全木结构房屋的建筑师傅,和他们的工艺流程。

翻开《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的目录,陈舟宝寻访的老手艺分成了“竹”,“木”,“棉、棕、布、草、皮”,“金、银、铜、铁、锡、石”,“泥、漆、彩 ”,“茶、药、栉”几个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是具体的手艺行当,比如“竹”之下,就又分别记录了竹排、防水箬帽、竹器家具 、老簟匠、竹席匠、竹蒸笼等等。

先进行了一些走访积累之后,陈舟宝从2007年开始,正式寻访老手艺,记录老手艺。对采访对象,他没有具体的计划,因为老手艺人越来越难找,走一个少一个,采访了上一个老手艺人,不知道下一个找到的会是哪一行的老手艺人。“找到哪一行老手艺人,就采访哪一行老手艺人”。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天台九遮山上的烧炭人。他寻访了三四年,才终于碰到一个说知道烧炭人在哪里的村民。当他终于站在烧炭人的面前,他发现,他们的生活比“卖炭翁”里所写的更艰苦。

天底下没有比烧炭人更苦的了。百无一用去烧炭,百路不通钻进山。打一口炭窑,一砖一石都是从山外运进来,亲手垒起来,需要一个多月时间。烧一次炭窑,需要砍一万斤硬柴棒。装窑在烧炭人的工作流程中算是轻便活。但在我们看来,仍然是一件耗虚劲的累活。窑洞口高不足米,烧炭人几乎是爬着出入窑洞。刚出完炭的窑内不但闷热憋气,空气里还满是烟尘炭灰——呛口。窑洞内部不足一人高,人只能蹲着干活,砍好的硬柴棒每根长不过肩,要一根一根地从里面竖着排列。上万斤的硬柴棒就这样凭着一双手半蹲着完成,实在不是件轻松活。

烧炭人常年住在深山里,风刀霜剑,风餐露宿。由于烧炭所需硬柴棒数量大,烧炭人也划分“势力范围”,尽量不要互相争抢烧炭用的杂木。因此,这个烧炭人距离另一个烧炭人少说也有几十里路程,隔着三五座大山。千山万壑之中,他们孤身一人,形影相吊。

陈舟宝想要记录的,不止是这些老手艺人的故事,和自己的寻访经历。他希望自己的寻访能真的能对留下这些老手艺有所帮助。所以,他细心地记录每一门老手艺的工艺流程,各种手工艺品的尺寸规格,把他们写进书中。他还拍摄了19万张照片和相关视频,他想的是,“有了这些记录,即使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继承乏人,这些老手艺也随时可以复活。”

陈舟宝像是一个“积极自觉的乡土文化工作者”,他做这本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他的最大期望就是把曾经辉煌的乡土工艺留存下来,不但留给人一种情感上的记忆,并且通过图像文字把工艺制作过程要点细致而有条理地一一清晰地记录下来,人们可以此为教材,进行手工艺的再制作,手艺至少不至于失传。

仅在天台一地就能打捞出这么多老手艺,中国的乡间还散落着多少未及记录便接近失传的手艺?我们看到了《留住手艺》、《寻找手艺》、《打捞沉船》……但这还不够。希望有更多的老手艺还来得及被人关注和记录。

手艺是最具体的,记录手艺的书也应该如此。所以,如果你感兴趣,就进入书中去看一看,这些老手艺是怎么通过手艺人的手,成为有用的器物,进入人们的生活吧。

《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作者: 陈舟宝 版本: 学苑出版社 2016年7月  

如何参加

1想看这本书的朋友可以请发来一个你想看《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的理由,或者你关于老手艺的经验和感受,你给出的回答越真切动人,你距离收到赠书也就越近。

2《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赠书共10本!每位参与读者都有机会获得福利。

3  活动截止日期:2017年11月17日晚10时(我们将随后单独联系获得福利的读者沟通寄书事宜)。

4  留言赠书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资料。

注:本文内容根据出版方提供资料编辑整理。

福利派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相关文章

  • 年逾七旬的他,花了十年时间寻访、记录接近失传的老手艺

    前不久,一部“土得掉渣”的纪录片《寻找手艺》突然走红,朴实真诚的纪录出自仅有三个人的业余拍摄团队,却打动了众多年轻...

  • 石匠的故事,石匠的精髓

    老石匠的手艺快要失传了,到他手里传了几辈人,他记不清了,儿子打小就不学他的手艺,尽管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石匠。他凿的石...

  • 失传的手艺

    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风轻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呛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

  • 失传的手艺

    因为六姐给我留了大块糖,我们就说起了我们的二舅。 我的二舅是一个糖匠。 小时候的印象中,二舅家非常贫穷,一大家人住...

  • 失传的手艺

    正式开启春节前后走亲戚模式。 今天去的是老公的二爸家。一大家子,老人、中年人、小孩,两桌人。 吃饭的方式和以前有所...

  • 相依相伴

    那是一位看起来年逾七旬的老爷爷,每日清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与路线,他都会带着他的爱犬出门散步。 ...

  • 锁匠的故事

    有一位上了年纪的锁匠,为了不让他的手艺失传,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想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后,两个年...

  • 留住手艺,除了情怀我们谈点别的

    这么巧你也爱手作 那就戳手艺网 手艺君带你玩手工 寻访即将消失的手工艺——白族手造棉纸。 寻访手艺人 | 白族手造...

  • 年收入不足3000,他们为何坚守这古老手艺

    这么巧你也爱手作 那就戳手艺网 手艺君带你玩手工 【寻访手艺人】白族手造棉纸(上) · 寻访篇 4月末,我踏上了寻...

  • 年收入不足3000,他们为何坚守这古老手艺

    这么巧你也爱手作 那就戳手艺网 手艺君带你玩手工 【寻访手艺人】白族手造棉纸(上) · 寻访篇 4月末,我踏上了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逾七旬的他,花了十年时间寻访、记录接近失传的老手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lk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