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从宏观的角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一、“围绕表现任务制定课程框架”
课程框架问题包括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框架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在情境中学习并从中体验和感悟。当提出的问题能帮助他们看到项目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时,学习就有了意义。以单元为背景,结合主题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特定答案”的、需要学生通过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称为单元问题。单元问题应该是贯穿整个单元始终的主旨问题,所以一定要贴切。这和我们平时上的单元导读课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如,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从题目和作者入手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感知文章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第二课时则以主问题引入,探究学习后再安排以文带文或读写联动进行拓展延伸或学法迁移运用,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
二、“从任务到量规”
“量规”就是评价细则。对一节课可以制订一个量规,对每一个学生活动也可以制订一个量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制订量规。量规作为一个评价工具,是课程与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评价与课程、教学一体化注入到课堂中去。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与教学,可以随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般在目标分析和任务、问题设计确定以后,就可以依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教学的量规。在设计量规的过程中,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和明确细化教学目标。使教学更有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量规指导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和问题通过量规的形式呈现给每个小组,这样合作过程中的问题自然可以得到一些解决,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指导。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量规可以用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当学习的“脚手架”。
学生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它决不是教学的最后一环,我们不能只为完成任务而实施评价,一定要把评价当作教学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从评价中诊断教与学的问题,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与修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