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的

作者: 冷魄 | 来源:发表于2016-12-05 14:40 被阅读0次

家所在的小城是很小的,比如我家到城里最繁华的超市只隔了一座桥的距离,再远就是我读的城里的中学,不过两公里路,自行车便可抵达。但若是没有自行车,比如我,就只能乘“摩的”了。

“摩的”这个略显正式的称谓还是我在大学后才知道的。小时候,城里的人对这种职业连车带人称呼为“摩托车的”。只需在路边伸手,用城里的方言喊一句,不消多久,便有“摩托车的”停在跟前,和“摩托车的”商量好价钱,便可出行。这价格的商量往往有学问,小城太小,不像城市里用计价器,“摩的”这个行业往往是“摩的”师傅自己估摸一下里程,给个价钱。若是嫌高,就可能要磨蹭一段时间直到双方妥协。

母亲时常教导我这种场合要用方言,然而我虽是地地道道在这里长大的,但是也地地道道不会城里的方言。“你不说方言,别人会‘宰’你的。他说‘10块’,你就说‘别人家都8块钱’;他说‘9块’,你就说‘身上就8块钱’……”母亲给我传授“心经”,顺带教我几句不那么地道的方言。只可惜,我天生没有和别人讨价还价的能力,我料想这个小城的“摩的”师傅也断然没有给出“天价”的野心,也是大多情况下都是直接乘上摩托,也不见得吃了多少亏。

这与作为异乡人在北京可不同,这个教训我来北京求学的第一天就领教到了;那时候下了地铁,口渴,在路边要了一杯橙汁,付钱时才知道是10元钱。我之后再没遇到这样“高档次”的“路边橙汁”了,兴许自己也没这个胆量喝第二次了。之后,若出校园在北京买些小玩意,往往都会哆哆嗦嗦问清楚价格。在这样大的一个城市,或许呆再久都是这种异乡的感觉。

“摩的”这个职业在北京似乎没有,北京有公交出租车和地铁。学校西门外就是一个地铁站,于是走出校园,地铁就成了首选的出行方式。地铁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北京很小。平时,说道某地到某地的距离往往不涉及里程数,而是用站点数来衡量,譬如圆明园站到天安门是十余个站的距离。我曾天真地以为一站的距离大概是我脚力能及。直到有一回带来访的同学步行去了只隔了一站的隔壁大学。这才意识到,一站的距离大约是半个小城。于是在北京,若没有随行的人,我断没有出行的勇气,也担心自己在这样一座庞大的、没有亲人、没有友伴、没有归属的城市里,寻不到回去的方向。

这不比在小城里,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2016.1.30     北京 离回家只隔一夜

相关文章

  • 摩的,摩的

    如果你在Z城生活过,一定对一种声音不陌生,那就是大街小巷路口都会听到的四个字“摩的摩的”。 从来没在哪个城市见到过...

  • 摩的~自述

    摩的:驾驶摩托车载人的。简称:摩的。 摩的:别人看不起我,叫我~摩的。 可我感觉,我的职业~摩的~很了不起。 只要...

  • 摩的

    家所在的小城是很小的,比如我家到城里最繁华的超市只隔了一座桥的距离,再远就是我读的城里的中学,不过两公里路,自行车...

  • 摩的

    第一次真的知道摩的还是大学时看一篇报道:公务员下班后开摩的挣外快受处分!那时候想,还有这样的一种存在啊?哪知道那时...

  • 摩的

    今天去焦作回来的有点晚,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公交一到终点站我刚下车几个的哥立马围了上来,嘴里不停的喊着:“坐车不?...

  • 摩的

    老家是个典型的山区,海拔高,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九十年代,城里的人买台自行车,上下班...

  • 《摩的》

    快递送来拿把票, 打开领取意中包。 冬风纸盒装不住, 练货心头喜末梢。

  • 摩的

    当摩的司机也有好些年了,还蛮想谈谈这些年从业的感受。 早些年当摩的司机还是能赚钱的,那会大学城才规划建设没几年,公...

  • 摩的

    “5块” “这么近的路,要五块?”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走去,不过你得走快点,因为很快,就会迟到” “好吧,走” ...

  • 摩的

    摩的 想简单地从周遭的人、物、事写起,随处起笔,随处而落,尝试重新去找回写作的感觉与观察生活能力。每个人对世界的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摩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nk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