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句话,叫“人生苦短”。
相信每一个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都对它深有体会。而这简短的四个字,也的确道尽了生而为人的苦楚与无奈。
在这里头,既有这个世界对人的各种诱惑和吸引,更有人想要脱离却又身不由己的矛盾和挣扎。
就像耶稣所说,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难道不是吗?苦。短。这两个字放在一起本不矛盾。可在这个四字短语当中所包含的,却是“恨苦太短”之意。而苦中之乐,便由这矛盾而生。但因着从源头而来的错误理念,所以这个“乐”,是不得不被加上引号的。
这也证实了摩西那句话: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劳。苦。愁。烦。
很遗憾,劳苦愁烦是为日常。因为它是日常,即便天天身陷其中,也难觉它的苦滋味了。
无察觉,又分明存在着。犹如隐形的重担压在肩头,时候久了,便生发各种情绪。
很多人发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花钱买东西。钱花了,就别提有多痛快了。这是通过物质来换取精神的平衡,倒也有些效果。除了会破费些,过后或许悔不当初,也没别的。
还有人心情不好时喜欢吃东西。用肠胃的充实感,来填充精神的空虚感;通过肠胃的持续不断地蠕动,来消解、抵制精神的迷离与慌乱。这可取,又不可取。压力转移,而不是消失,受亏的终是自身。
不过呢,有很大一部分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坏情绪发泄在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生命中的另一半,是最理想最顺手的情绪垃圾桶。也有时是孩子,更有时是父母。这都不难解释,因为父母是最宠你的人,而孩子又最依赖你。
把情绪发泄在最亲近的人身上,看似是最安全的选择,因为他们会因为爱去包容,去忍耐;却也是最愚蠢不过的。
而如果所有这些你都不习惯去做,就喜欢把情绪埋在心底,自己一人慢慢消化;那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且又让人十分地心疼。
是情绪,总得有个出口。
除非,没有情绪。这是人生的大功课,任何人都很难独立完成。
《以赛亚书》中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
欲望,是一切情绪的源头,是罪魁,是祸首。欲望来了,劳苦也来了。一个欲望满足了,还会有下一个接踵而至。而当事与愿违,也就与愁烦不期而遇了。
这是一个怪圈。因为原本是想活得更好的,却都是枉然。
归回安息,是要我们归回到人类最初的“伊甸园”。而不是固执的“骑马奔走”,从而“必然奔走”。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劳苦担重担的人,是迷失在生活中的人,是可怜人,是每一个需要体恤、需要安慰和帮助的我们。
应当一无挂虑。
如果能够除去心里面的、一个个的钩子,让那些消耗我们的、无益的渴想和情绪无处可挂,那就有了从内而外的平安,真正意义上的平静安稳了。
像保罗,他《腓立比书》中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那我们呢,我们得到了吗?或者,也想要得这样的秘诀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