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滴滴的产品价值观缺陷

滴滴的产品价值观缺陷

作者: 林ke | 来源:发表于2018-05-13 23:50 被阅读87次
题图.jpg

最近滴滴发生的“空姐”事件不用多说,类似的事件并不是一次两次,公众对滴滴早已不满,一时间再度全网口诛笔伐。这两天讨伐滴滴的文章太多了,而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想从产品的角度来聊一聊滴滴,谈谈我眼中滴滴的产品价值观缺陷。

先谈下自己的经历。我曾经一次从首都机场乘坐滴滴回学校,不幸女票的iPhone落在了车上。我立刻就联系滴滴司机,却没有联系方式。于是第一时间联系了滴滴平台客服并提供了司机车牌号,并向客服举证说明iCloud锁定显示手机一定是在出租车上,请求滴滴客服提供司机电话。而让我相当惊讶的是,这个关键时候客服竟然拒绝提供司机电话。在和客服浪费了诸多口舌之后,我终于暴怒,客服这才愿意提供电话。而这时候,iCloud上手机位置信息已经不再更新了。

还有一件很细节的事情是,在最初滴滴快车上线的时候,我很惊讶一个小细节,就是当我的行程被接单之后,屏幕上的司机车牌号是隐藏了前几位数的,只提供给用户后几位来验证车辆是否一致。起初我为滴滴这种保护司机隐私的措施感到很细心,不过心里总是觉得,保护这些信息是否有必要,一是因为司机要来接我乘客想记住车牌号的话太简单了,二是不太清楚平台保护司机车牌号信息的意义在哪里,难道是担心乘客之后根据车牌号找司机麻烦? 滴滴早期司机信息展示.png

后来就发生了“深圳女教师”事件,事故的发生大体上就是和车牌号隐藏有关,车主利用平台车牌号显示机制利用伪造的车牌号蒙骗了女教师。
而这件事发生之后不久,在司机接单之后,显示的就是全部车牌号信息了。

如果说车牌号显示不全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滴滴在产品设计上的诸多细节就更加值得推敲了。比如顺风车,司机在接单之后可以根据乘客的评价来决定是否接单。 用户信息展示.png

试想如果司机有不良企图的话,这些信息能发挥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可以说滴滴是为了促进顺风车的社交属性,甚至真的是动了“世纪佳缘”的心,想迎合公众之前调侃的“滴滴相亲”属性。然而,不可否认,这些信息在客观上却间接导致了“空姐”的死亡,让犯罪团伙很轻松就扎到了下手的目标。

所以滴滴是一家邪恶的公司吗?我并不这样觉得。在我们批判滴滴的时候,要知道太阳底下无新事,过去被出租车和黑车垄断的出行市场,诸如此类的事情只能更多。
因为乘客和司机,天然处于信息不对等的两端,滴滴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信息不对等,相比坐黑车对司机一无所知完全是赌运气,进步还是很明显值得肯定的。
然而,滴滴肯定是有问题的。我更愿意称这一类的问题是产品价值观缺陷。在我眼中,滴滴发生这样的危机,最应该担责的,应该是滴滴的产品经理。乘客和司机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司机处在更加强势和主导的地位。滴滴作为连接两者的桥梁,不应该是做一个完全中立的角色。
滴滴应该清楚,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当然有义务保护用户的隐私,但乘客的信息保护要优于司机,两者并不能放在同等的位置。一个在审核司机资质上漏洞百出,却将乘客和司机信息平等置换的平台,是非常愚蠢且不负责任的。出行作为一个事关人性命安全的事情,滴滴的产品经理所要考虑的,不是拿乘客的安全去讨好司机。从这个角度来讲,“深圳女教师”和“空姐”的悲剧几乎是必然的,总有这一天要来。

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呢?这才是滴滴应该真正关心的事,毕竟公众的信任是有限的。在我眼里,滴滴的产品价值观出了问题,所以大刀阔斧的也首先应该是产品本身。
滴滴应该肩负起来对乘客的责任,试图简单划分清楚和乘客之间的责任是一厢情愿的。乘客在面对一些困境的,滴滴的不作为本身就是对自己公信力的破坏。
第一是要大幅度提高司机准入门槛,加强信息审核和反馈机制,确保车人一致。对于滴滴而言,它有一万种手段可以确保车人一致,只要它有决心来做这件事。人脸识别等各种生物识别的技术早就成熟,不定时核实车主信息很难实施吗?滴滴不应该辜负用户的信任,某种程度而言,对司机宽容,就是对乘客残忍。
第二是要将公平的天秤向乘客大幅度倾斜,乘客弱势的地位决定了他们需要更多的保护。在测试每一个功能的时候,滴滴要尽可能把每一个步骤都考虑清楚。支付宝担保交易为什么这么可靠,就是这个过程中责任方清清楚楚。滴滴需要将每一个步骤都具体化,推演各种可能,并提供相对应的预警方案,而不是试图用公关解决问题。比如说乘客丢了手机怎么办?虽然丢手机是乘客的疏忽,但滴滴这时候应该主动承担用户责任,因为平台和用户完全处在不对等的身份。诸如此类的问题,掌握双方信息和司机生杀大权的滴滴完全有能力处理好,既然是能力之内的事,滴滴就必须做,还要做好。
总而言之,滴滴全民关注下成长起来的巨头,必须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产品某种程度,就是价值观的体现。不健康的价值观,不成熟的产品,会毁了这个平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滴滴的产品价值观缺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qr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