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喧嚣时代的诗与童心

喧嚣时代的诗与童心

作者: 白宇极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21:47 被阅读21次

    白宇极

    自从传统热复苏,教儿童读诗学诗皆成部分家长必备功课。但这些年,图书市场充斥的主流仍是古唐诗宋词。并非说这些诗词不好,而是因为诗词发展到现在,只读古诗词就显得狭隘了。

    尤其是,大多古诗词只能背诵,却不能让儿童喜爱。很多家长为了让儿童背诵,甚至不惜采用戒尺来打,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更是南辕北辙。

    当然,我们想要找一本适合儿童读的现代白话诗集又很难。市面上流行的儿童诗不但品质低劣,甚至大多有误人之嫌。

    北岛先生就说,他的儿子兜兜在上小学一年级时,为了参赛开始背诗,他拿过来一看,是《假如我是一只粉笔》,“鼻子都气歪了”。“好在兜兜不委屈自己,早上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当一只粉笔。”

    把一位知名诗人气成这样,当然不是好诗。估计北岛先生也发现目前所谓现代儿童诗也是泥沙俱下,大多汪国真先生那种扭捏作态的歌词。所以他花了两三年时间,编了一本《给孩子的诗》。

    因为北岛先生的诗名太大,我也买了一本,可惜翻了一下,觉得这本书并不适合初中以下的儿童来读。不过,北岛先生没有将之命名为《这才是最好的儿童诗》,我也就没有生气,但是仍觉遗憾。

    这次拿到树才先生的《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觉得多少可以弥补一些。因为这本书,按我的标准,应该相对适合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儿童。

    为什么这么讲呢?

    孔子曾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是,诗应该出自一颗没有被蒙蔽的心。树才先生说是童心,也大致不差。它应该是明亮的,乐观的,开朗的,有趣的,没有偏见的,发自本心的文字。

    北岛先生一直有知识分子情怀,所选诗歌很多含有价值承载,因此读来沉重。

    我对儿童读诗与读图画书抱有一样的态度,就是首在有趣好玩,可以回味,最讨厌大道理宣讲。

    中国的诗歌,从孔子筛诗三百的时候其实就有这种趋向。他不是乱选的,而是有教化之目的。“(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意思是,孔鲤你不学诗,能讲个什么调调,我懒得跟你废话。

    子还曾经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只读诗不能从政不能出使,读再多有什么用?朱熹在四书集注里面直接就解释说,“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这就说得更明白了。

    千年以来,诗以载道都是主流。偶尔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例如古诗十九首这种,并不是很多。包括西方,它设立修辞这类科目也是有用的,并非单纯为了陶冶情操。所以上课老师总问,你看这诗词后面有何深意啊?中心思想何在?其实屁都没有,只养了一群小人儒深文周纳的能力罢了。

    但是现在儿童学诗,则没有这种功用了。它只是希望儿童能够理解美的东西,能够保留心中的纯粹,体会到一点人类创造的精神。

    我看树才先生这几堂课意思也是如此,基本上,都是这类诗文和有此倾向的诗人。文中所涉选的儿童诗,也很是明白晓畅。或者说,肤浅极了。但好在这肤浅里面含有真善美的东西,我想这就足够了。

    且现在诗人诗以载道的,往往活不太久。我年前看过一本书《创作者的日常生活》,里面收罗了数百个文艺圈大师,里面全是八卦和段子,其重点是总结他们的作息规律。我偶发奇想,随便统计了一下,发现心理学家明显活得时间更长,而诗人和写小说的活得最短。大抵还不到春秋鼎盛,人就没了。

    原因我想也是很简单的。多年前我曾经翻过海子一篇论诗歌的文章,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倾向,就是把诗歌推向宗教的位置,寻找生命的意义。也许语言或者逻格斯的确是无限的,但却是在有限里面的无限,它不能永恒,也无能承担这一切。所以当生命的力量不足以探寻的时候,往往就吞噬了诗人的命。

    所以,我不希望儿童诗有那么沉重。人的一生,作为儿童的岁月就应该喜悦最多,不是如此么?

    当然,要说树才先生这本书有什么问题。个人认为也是有的,一来部分讲稿比如第一讲仍然有门槛,很多地方必须家长与儿童共学才可理解。二来有两个诗人我不认识,以树才先生整体构架看,似乎不足以与其他诗人并列。当然不是说他们不好,但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么?

    我最喜欢的一句,印在扉页上:在喧嚣的时代,让我们用诗意守护童心之清澈与自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喧嚣时代的诗与童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qx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