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多周的市级“教师素质大赛”已快要落下帷幕,我校参赛的6位老师也已经结束了自己的赛讲,经历一个短暂的修正重新投入繁忙的工作。作为我校此项活动的具体负责人,感觉还是很有压力的。这一个多周真的是很忙,上课、听课、研课,连轴转。但回想一周多的研课磨课经历,却也感觉收获颇丰。
赵老师这次出的赛课题目都很有针对性和挑战性,各年级均有涉猎,各种课型也均有体现。我校老师参与的主要有三年级的“快乐读书吧”《小故事 大道理》,四年级的诗歌教学《绿》,五年级的“有趣的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的名著阅读《景阳冈》,六年级的三单元习作整体教学设计。每个内容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从单元语文要素的角度解读课文,如何站在单元的高度把握教材的起点,如何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些都成为我们研课的重点和方向。
“快乐读书吧”的设置就是希望老师能够将单篇文章延伸至整本书的阅读,所以明确此项目的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用单元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整本书就是我们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绿》作为一篇诗歌,也是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诗歌特点”的第二篇课文,我们寻找到了教学的起点,那就是在《短诗三首》的教学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表达真挚的情感这一重要特点后,那么借助这首短诗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和想象、创作来感受诗歌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再借助与文后的“阅读链接”相比较,发现诗歌与散文的不同,并顺势感受诗歌表达上的独特,顺理成章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名著阅读《景阳冈》我连续听了六节,老师们的设计大多能将语文要素和课后题相融合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武萌老师的设计从读好难懂的词语开始,渗透教学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一——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再借助这些词语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概括故事内容。然后直指最精彩的部分“打虎”这一内容,紧扣人物动作体会人会形象,在学生理解体会的基础上给出刚才大家用上的关键词,讲一讲这个故事。接着,结合课后第四题借机学习其他部分描写武松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学习阅读名著的第二个方法——关注人物动作、语言、心理,多角度评价人物这一重点。最后出事课后“资料袋”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整堂课教学紧紧围绕“阅读名著的方法”和“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感受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层层深入,完成教学任务。“有趣的汉字王国”整个单元都是综合实践单元,那么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如何找到教学的起点就尤为重要。在听完慧敏老师的试讲后,我们对她的这一节课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把目标定位为“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引发探究汉字奥秘的愿望”。这样,教学的第一步设计游园路径,引导学生多层次阅读课文内容发现汉字的秘密,然后在多种游戏闯关中感受汉字的魅力,从而由内而外地对汉字产生兴趣。最后提出问题,开始学习《研究报告》的写法,并延伸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题多方面收集资料,供下节课学习。同样习作单元整合教学是我们从没有尝试过的内容,此次赛课题目一出,所有人就开始苦思冥想。既然是习作单元,前面的主体课文和习作例文就是在为写好习作服务的,那么“悟情”是基础,“写情”才是目标。研究本单元的课文,找到每篇文章情感表达的侧重点,再整理出一条表达情感的线索帮学生学会作文。很遗憾,这一课没有跟着细细研究,终究还是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
总之,这个磨课的过程细细体会,很累,但也真的是一个幸福的过程。也许这样的“自虐”真的有点神经质,但也不知不觉得乐在其中,其他的就这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