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浅尝辄止,就容易走马观花,是不感兴趣?是没走心。
教育性教学原则,学过教育学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我们一起来背背概念。
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读完理解了吗?
没啥需要理解的?
很简单啊?
好像大概意思是说道德教育要靠教学实现。
没啥难度嘛,无法引起兴趣。
作为研究教育教学的划时代的人物,他怎么会提出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呢?这不是很明显嘛,我脸上一副这还用你说,我不就早知道吗,道德教化要靠教学来完成。
其实可能是我们没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翻开书看到一句话,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懂过这个原则。
赫尔巴特说,不是一切教学都具有教育性的,例如为了收益,生计和爱好而学习,而不关心这种学习使一个人变好还是变坏。
他强调的是教学的教育性,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他强调的教学总让我想起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我感觉是一脉相承的。
知情意行,我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或许不能光靠知,可是知是行之始,没有自己比较认同的“知”,我们如何指导自己的“行”呢,有的人会说,我实践啊,我从实践里摸爬滚打,也能形成美德的,我不否认,实践出真知嘛,可是光实践不上升到价值观层面,我们真的能形成美德吗?我不知道,可以思考,比如杨绛笔下的朴素无华的“老王”。但我想他也是有自己对道德的判断的,是有思考的,他不是茫然无知的,他认为你是好人,我就乐意给你送鸡蛋。
我坚信这些人心里有单纯的关于善的理解。
拉回教学,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是否能确定我们的教学是具有教育性的?这很成问题,我们从前调侃教师为句读之师,便是没有教育性的教学,从我们中国古代先贤算起,没有一个不支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君子的,德永远大于才,我想赫尔巴特要强调的教育性教学是包括这个的。
他说:“教学一定要能较深入的地渗透到思维工场中去,试想想每一种宗教的教义的威力,哲学讲演的支配力,它是这样轻而易举的,甚至不知不觉地掌握一个聚精会神听众的。”
我们的教学能做到吗?
我自问我从小到大的所受到的教育,并不是每一种课程都安心做到这一点的,
老师挂在嘴边的永远是:“考试要考的。”
(还有一句: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
我们现在特别强调德育,正是因为掌握在老师手里的教学是需要改进的,这也不能全怪老师,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就是这样,要顺应社会的需求,相应的文化背景,教育的政治功能等等复杂的因素都在影响着我们学校的教学。
我只想说我们今天强调的立德树人,赫尔巴特早就说过了。
德育,它不是说你专门把它拎出来,大声提倡,我们要提高老师的素质,我们要重视德育,我认为好的德育不是专门来了一类德育课程,而是渗透在日常的教学里,是老师每讲一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背后传达的深情,是老师讲生命教育时拿出鲜活的现实例子,以视频,以图片活生生的展示时,她所营造的课堂气氛,她自身散发出的魅力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他将历史时有意拉回远古的爱琴海文明,那个时候我们远古的祖先在做什么呢……
我不把德育看成教化,我把它看成个人最终缓慢形成指导自我人生的一个个准则,是极具有个性化色彩的,就像不同人眼里的哈姆雷特,我想通过具有多样性开放性的课堂活动,学生们会去关注跟自己经验最贴合的瞬间,不知不觉,他已习得,不知不觉他已思考,不知不觉他已泪流满面,不知不觉教室里多了一种温柔的指导性色彩。
人本主义课程论的教育家们,提倡“全人的教育”,并不提倡“颈部以上的教育”我想他们是在强调教育是一个人全身心投入获取知识的同时,真真正正的感受到教学背后的教育性色彩,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的人。
我觉得赫尔巴特所说的德育不仅仅指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品德,他要求教学是应当具有艺术性的,引发学生多方面兴趣的,最终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活动。
这是他所说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他对教师委以重任,正如荀子对于教师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教学绝对不是简简单单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它是互动的艺术,它是启迪的艺术,它是我们应当思考的,值得探索的艺术。
我想这些教育家们都在努力的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学,以便于给我们更好的指导。我们即便不能提出伟大的理论,也要尽力去理解他们提出的想法的背后深意吧!
漫漫前路,多一些思考……
风乎舞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