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建芳,李金燕艳两位老师第六十五课答疑笔记:
1、希望每个人能够不畏惧死,也不畏惧活,希望每个人死的安详,死亡的时候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慈悲的关怀。希望每个人透过生性和真相的彻悟,找到终极的快乐。
——《西藏生死书》
2、学习死亡教育,为了更好的活在当下。死亡教育是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只有好好的生,才能安然的死。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不能因此泯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3、“安心茶话屋”是借助安心卡,打开死亡教育之门的一个工具。协助生命末期的患者表达临终愿望,打开死亡议题的讨论。一般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二、学习笔记:
1、叙事护理是把后现代心理学中的叙事治疗的理念与方法,与临床护理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心理护理的模式与方法。
2、叙事护理的精神,三点:
第一点,叙事护理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尊重、谦卑、好奇的态度来面对生命。
第二点,叙事护理强调的不是技术,而是态度。只有生命才能够进入生命,只有灵魂才能够与灵魂交流。
第三点,我们不是以改变患者为目的,是强调对患者生命的了解与感动。
3、我们重点提了三个词:尊重、谦卑和好奇。要做到尊重、谦卑、好奇,就要具有全然倾听的能力。要做到有全然倾听,就需要“五不,一无知”。“五不”是不批评、不论断、不评判、不指导、不建议。“一无知”就是保持无知的心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4、我们再一起回顾叙事护理的核心理念,叙事护理的核心理念有五点:
第一点,人不等于疾病,疾病才是疾病;
第二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疾病的专家;
第三点,每个人都有资源和能力;
第四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作者;
第五点,疾病不会百分之百操纵人。
5、叙事护理的核心技术: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和治疗文件。
6、外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命名的过程,外化就是把人和问题分开,也就是把人与疾病分开。
7、命名的过程就是外化的过程。命名可以是一个名词、也可以用比喻和拟人的方式。
8、我们需要注意命名的过程是变化的,随着患者的需求的变化,命名也会发生改变。
9、外化分为四个步骤:问题的命名、询问影响、评估影响、论证评估。
10、论证评估这个步骤实际也是问“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话可以问出患者的核心价值观和他内心里最看重的东西。
11、第二大技术是解构,解构是打开绳索、打开包装,实际上就是探索疾病和问题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重要的是把这些问题还原到社会脉络当中去看。在解构的过程当中一定会触碰到这个人的自我认同,解构其实也就是把内化到内心去的文化内容再外化出来,其实解构也是自身的一场文化大革命。
![](https://img.haomeiwen.com/i9424400/a360c9088a8027e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424400/a1f17b57f808454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