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novel for a Korean boy who I adored.
![](https://img.haomeiwen.com/i954456/d3da2f2ffb4c7be7.jpg)
人间轩冕断无希,惟愿江湖得早归。
已向孤山莹小屋,何年宾者芰荷衣。
——【李朝】尹善道①《次韵谦甫叔丈咏怀二首》
![](https://img.haomeiwen.com/i954456/5b4af73e4dce7d37.jpg)
1. 开城②
1539年。时值明嘉靖十八年。
船行至海州③是浓雾弥漫的十一月的清晨,港口附近静悄悄的,似乎有附近人家的犬吠之声。
章清宛被丫鬟扶着下了船,由于晕船和食材的匮乏使她的脸色看上去极为苍白。来接她的管家她是省得的,一年前祖母家的表叔去明国做生意,便是带着这位管家一道去的京城。
“三小姐,老爷派我来接您。我们得快些走,若是天亮后巡防的兵换了班,被发现了就不好了。”
管家的汉话说得不错,章清宛都听得懂。她点点头,已经没力气再多言。
轿子就停在几步之遥的一棵松树下,比明国的软轿小且逼仄,她努力将身子蜷进去的时候头有些晕,鼻子里却闻到久违的泥土清香。松树上挂着清晨的露珠沾湿了她的肩头,她头靠着轿厢,似梦非醒的,阖上了眼睛。
从莱州府④出海一路漂泊,走了九日,一路上的艰难可想而知。数次,她以为自己撑不下去了,她可能便要这般抛身大海了。可是到底命不该绝,竟也安全抵达了李朝。 为何偏要在这严寒的冬日漂洋过海来到李朝,实乃章家之无奈。
如今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严嵩执掌大权,惑上窃利,去岁,朝中有人奏请圣上称宗入太庙,诸大臣欲劝阻,唯有严嵩赞“条划礼仪甚备”。身为礼部侍郎的父亲章酉翕因与严嵩不睦,遂自请罢官,却反被严嵩以“犯上之名”迫害入狱。父亲深知与严党作对必不得善终,便让祖母给李朝的表叔写信,务必将唯一的女儿安全送到李朝避难。于是章清宛便一路坐马车去了莱州府,又坐船到了李朝。
祖母是先帝崔淑嫔的妹妹,两姐妹都是当年李朝挑选来进献给皇帝的贡女⑤,都有着不俗的身世。姐姐做了先帝宠妃,而妹妹则嫁进了章家,与李朝崔氏家族一直往来频仍。嘉靖一朝虽仍有海禁,但仗着父亲礼部侍郎的身份,加上与后宫的这一层关系,崔氏家族在明国与李朝之间都有生意可做。此番之事,祖母虽担心侄子崔振录会拒绝庇护孙女,但好在崔振录念在多年情分,毫不犹豫便答应了。
轿子走了两个时辰便又上船,越过礼成江⑥,章清宛一行便来到了开城,此时已是傍晚时分。
表叔崔振录常年在汉阳⑦经商,因此开城老家的宅邸便空着。原本说好章清宛来时,崔振录亲自到开城来接的,无奈前几日被急事绊住了脚,只好让管家代他将章清宛安顿好住下。
章清宛乏极了,也不多言语,让同来的丫鬟汾娘服侍她沐浴后便睡下了。管家又派了家里的两个婢女申氏、柳氏来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一夜无话。
翌日醒来,枕边是一套李朝的衣裙:杏色的赤古里上衣⑧和曳地的红色长裙。章清宛微微皱眉,汾娘劝道:“小姐,我们初来乍到,又是避难,还是将就一下吧。”
再看汾娘,已经穿上了同样款式的衣裙,只是白色的赤古里上衣配蓝色长裙,衣裙的材质也只不过是极为普通的布料罢了。正欲再问,婢女申氏在窗外用汉话道:“章小姐,管家吩咐小人,让您早饭后跟着小人学习李朝语。”
章清宛心里微微诧异,这个申氏居然会说汉话。正想着,婢女柳氏却敲门进来,用汉话道:“小姐带来的丫鬟未必会穿李朝的服饰,让小人帮您穿吧。”
“你们怎么会说汉话?”章清宛颇有些意外。
“老爷曾带小人们去过明国,专为生意往来的,因此会说汉话。”柳氏答。
章清宛曾听闻李朝的女人地位极低,却不想这里竟有两个婢女会说汉话,因此倒有些暗暗佩服。
穿好衣裙,将头发梳成一根长辫垂在脑后,用红色发带系好,头顶则簪一枚圆形花冠。申氏准备好了早饭,开门将矮桌端了进来。清宛却抬眼看见廊下不远处站着一个陌生男子,一袭靛蓝色衣衫,有些凶狠的模样,不由皱眉。
“章小姐,这是老爷为您安排的随身护卫,叫朴俊泰。从今日起,就由他来保护您的安全。”
申氏看出了她的顾虑,忙解释道。 朴俊泰并不看她,双手一抱拳,手里的一柄剑当啷一响,让人心惊。
“知道了。”
章清宛再次坐下来,这样用餐对她来说未免有些局促。无床无凳,她便过上了这样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954456/201cce55bef3fe0d.jpg)
注释:
①尹善道:(1587—1671)朝鲜李朝诗人,朝鲜时调名家,以描绘山川美景见长。
②开城:旧名松都,高丽时代(918—1392)都城。
③海州:朝鲜西海岸城市,黄海南道首府。
④莱州府:明清时期山东地区设置的一个府(今莱州市)。
⑤贡女:元朝开始存在百年之久的制度,大批高丽、朝鲜女子被进献给宗主国皇帝。
⑥礼成江:朝鲜半岛中部的河流。
⑦汉阳:李氏朝鲜时代都城,今韩国首尔。
⑧赤古里:传统朝鲜服饰上衣,男女通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