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我是一个懒散的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梦庄。今天,从早上开始整个人变得慵懒,书不喜欢读,一段段的看着短视频。除了上厕所没有出过屋子,手捧着手机,不知道干什么。坐累了,床上躺着。放假前,我曾和同事开玩笑说:假期,我不叫外卖,看看我扛得住懒惰还是扛得住饥饿。
果然,人越懒越懒,从早上到下午,没吃东西,也不觉得饿。只是摆弄着手机,听屋外风声。突然收到母亲的一条语音。问我干吗呢?我赶紧给母亲打过电话去。母亲第一句话是:怕花电话费才给你发语音的,你怎么又打电话了。而后,问我如果买房,结婚,养孩子,我能负担的起吗?母亲的意思,手上的钱在我们县城可以全款,在我现在的城市,只够首付。我现在一个人还能凑合,真要结婚能否养活妻儿。
我不知道,我真的也不知道。然后母亲,又说让我回老家的话,大体意思:回到老家,买个房子,亲戚朋友多帮着介绍个媳妇。过不好,但是家里有地,有粮食,过不好但也不至于饿着。然后就是为了我的婚事各种担忧。
我以前是烦躁的应付几句挂断电话,现在知道母亲的焦急,尽力安抚母亲。尽管如此,来回都是车轱辘话,回来吧,不回去。最终母亲无奈的挂断电话。
挂断电话,我却陷入沉思中。我为什么不回老家,要在外漂泊。首先,因为不甘心,总觉得回老家了,人生就定型了,很难再有出头之日。其实这也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自己过得并不比在老家的朋友过得舒服,总想衣锦还乡。这也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是自己在逃避,逃避亲朋好友,逃避别人的冷嘲热讽。
身在他乡,没人在意你是谁?你过得怎么样?更没有时间评论陌生人。自己一个人浑浑噩噩的过活就好了。在老家,有没有本事看不出来,找不到媳妇一目了然。如果在其他方面稍微好点,没媳妇这个事还会被放大。面对面是为了我的婚事涨愁,背后却是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才找不到媳妇。
我是为了逃避熟人的评论,才远离家乡。我的逃避,闲言碎语都被父母承受了,他们离不开田地,我也没能力让他们远离亲切又恐惧的乡里乡亲。
母亲周边比她年纪大或者小点的都在谈论孙子,媳妇。自己羡慕的不行,又无可奈何,不由得着急,焦躁填满心头。想帮儿子找一个,儿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
作为儿子的我,以前谈到婚事都是不耐烦,现在想想不过是懦弱的另一种表现。自己无能,却用满不在乎的口气谈论。母亲心里知道,又怕激怒我,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
我一直在逃避,时间却不会为我的逃避减缓一分,年龄越来越大。我年龄越大,母亲越老,身体渐渐不如从前。母亲开始担心我,将来会不会孤独终老,越想越觉得时间过得快。时间越快,越担忧。
我呢,明面是在外打拼,可是毕业10多年了,没做出一件让父母放心的事。母亲急在心里,我却逃离他乡。我总以为,我不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放心。可是越是看不见,越会胡思乱想。这一下,儿在逃避,母在担忧。
我想要改变目前的生活,明白了自己以前不会过日子。可是改变,行动起来,暂时的安逸又会引诱着自己偷懒。还有知道要想有所成就,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可是现在好像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心里还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怎么办呢,逃离。逃离开,看不到父母的忧愁,活在自己安逸的空间里。偶尔,和父母联系,痛恨自己,像现在这样,说几句羞愧的话,明天照旧。祈祷自己成就自己之前,父母不会变得太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