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真的有效吗?
————《了不的我》
改变是把双刃剑
改变本身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总是期待改变,对改变心存向往。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知道改变的方向,只是盲目地想要有所不同,“追求改变”本身变成我们的心理舒适区,也成为我们逃避真正改变的借口。
在追求改变的背后,我们会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状态:对现在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有可能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但也可能带我们走上另外一条路——让我们感到焦虑、迷茫、自卑、手足失措,甚至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
所以我们需要确认——我们在进行的改变有效吗?
第二序列改变
改变有两个层次
一个是内容的改变,也叫第一序列的改变;
另一个是应对方式的改变,这个改变被称为第二序列的改变。
人们把改变停留在第一序列,导致改变本身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成了一个问题。
作者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朋友大学时有一段时间陷入了种刨根问底的思想状态,别人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他都会想很多。比如: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出国?为什么要工作赚钱……
过度思考带来的问题是,他作任何选择时都很犹豫,因为他总是希望能从源头上把事情想清楚,为此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他很痛苦,想要改变,却总不成功。
他去跟父母讨论解决办法。妈妈对他说:“你呀,就是太犹豫了。作选择时不要想很多,最重要的是遵循自己的内心。下回你要作选择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不同的选项排序,这不就是容易了吗?”他觉得有道理,按照做了一段时间,可还是没有变化,因为他会继续思考: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个价值观合理吗?
后面,他去问爸爸,他爸爸跟他说:”这是一种特殊才能。很多人只是根据常识来生活,但你会理性去思考。我想让手下的员工建立理性思维都很困难,而你天生就会。不被常识蒙蔽,凡事问为什么,这是审视世界的好习惯,虽然浪费时间、精力,却很值得。“
他爸爸让他保持这个习惯,说将来会派上用场。他觉得有道理,之后,虽然还会思考和纠结这些问题,却不再尝试改变了。他的心情反而好了起来,想的没那么多了。
为什么鼓励他改变的妈妈没能让他改变,而是鼓励他不改变的爸爸促成了他的改变呢?
用第二序列改变来分析:
遇事多想、作选择时犹豫,是这位朋友想改变的内容;而他总觉得自己有问题,想努力改变自己的状态,这是他想改变的应对方式。他妈妈给的建议是改变内容,而他爸爸改变的是”他想改变“这个应对方式本身。
为什么爸爸的建议更有效呢?这里有一个概念——接纳自我。
接纳自我的本质是舍弃
对接纳自我的误解:
第一,以为接纳自我就是不改变。
第二,把接纳自我当作是获得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接纳自我其实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什么?舍弃的是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为什么刚才那个故事里的爸爸的方法更有效呢?这是因为爸爸把他想要改变的问题,变成一种不需要改变的资源。这个理由说服了他。让他能够放下自己的焦虑,不再盲目追求改变。而正是这个”放下“,让他从无效的改变 中解脱出来,实现了真正的改变。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什么时候应该追求改变,什么时候应该接纳自我呢?或者说,什么时候改变是有用的,什么时候改变会成为一个问题呢?
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状况,还是维持着状况,甚至是让状况变更糟了。
比如:失眠让人很痛苦,失眠的人很想入睡,这会让他很警觉,刚迷迷糊糊想要睡着的时候,脑袋中闪过一个念头——马上要睡着了。却又突然清醒了,结果,想改变的念头加剧了失眠,变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时,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它不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设计的,也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去执行。我们遇到的焦虑、失眠等各种挫折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常态,如果把世界的不如意,当作要改变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花开花落,阴晴圆缺,这都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也是自然发展的过程。你想改变时一定要想下:如果不作改变,事情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不能仅仅因为想要摆脱焦虑就着急改变。
如果改变企图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同样既没效果,还会成为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