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和毅力,怎么样才能成为拥有这种力量的人呢?
小时候,家里有一片果园,很难理解爸爸妈妈早出晚归,时间都耗在果园里。
我曾经问过妈妈:为什么你和爸爸喜欢呆在园子里,而不喜欢呆在家里?
妈妈的回答是:园子里蚊子多,每人愿意呆在那里。但我和你爸爸要除草,没办法。
毕业那年,我打电话给家里说:工作找好了,是广东那边的一个大公司。
妈妈问我:为什么回家乡,离家近点?
我说:那边工资高,我想多挣钱。
很多时候内心各种激情澎湃,考研,出国,创业,抑或是跟闺蜜一样,蛰伏在家全力以赴参加律考。追随内心的热情就能成功吗?不知道,反正那个时候,无论哪一种,都能自我感觉良好,仿佛只要破釜沉舟试一次,就会赢。
父辈常爱说,做喜欢的事可能导致贫穷,失败,能够在现实社会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你看医生,收入高,地位也高,虽然有的人不是很喜欢,但它的稳定性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更重要的。
作者曾经问过她的父亲为什么你成为化学家呢?她的父亲回答说因为我的父亲这样告诉我。他们家是做纺织的,就家族企业来说,需要的是一个化学家而不是一个历史学家。她的父亲毕业之后去了杜邦公司,35年后作为杜邦最高的科学家退休了,父亲对于他的工作及其投入,职业生涯也非常成功,父亲告诉她,实用才是最重要的。
让人们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是非常荒唐建议吗?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我们一直认为当人们做一些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更加满意,工作表现也会更好。当然,
你无法找到一个工作,是所有方面的你都喜欢的,谋生的压力使得很多人没有选择的机会。
最终,我没继续深造 ,也没有蛰伏律考,从此马不停蹄的在追求财富的路上义无反顾。结婚以后,去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且不熟悉的三线城市,赚钱的欲望和时机不在,开始考虑自己的另一种可能。
于是,在一位亲戚的邀请下远赴新疆尝试做预算员,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摸爬滚打半个月碰上老板跑路,走投无路又滚回来生孩子。
现在,很幸运抓住了激情的尾巴,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喜欢跟别人学子怎么把思维方式打通,体会到没有钱但是舍得花时间花钱投入的事情。早上7点起床,晚上熬到12点。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在干嘛。这是我自己喜欢的工作,不断帮助别人,不断成就自己的时候,从不感到任何的累。
有一部分人说,他们会选择主动地不投入。即便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自己不会激情满满的投入到工作中,或者对自己的工作谈得上热爱。只有13%的人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
一方面人们喜欢热情和励志,另一方面却不愿意投入自己的热情。
大多数坚毅的典范人物花很多年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兴趣,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事情。去尝试各种可能的东西,试的过程找到自己的所爱。也就是兴趣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需要不断尝试直到找到一样能够让我全心付出的。
兴趣一部恩来自遗传,一部分来自生活的经验。
兴趣/激情 都是瞬间发现时,第一次游泳比赛获得冠军就能成为运动员马?信念仅仅是个开场,激情应该从最初一点点地发现,后面大量的发展,最后进行一生的深化和扩充。
大多数人在中学时期才刚刚开始被某些吸引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即便未来的成功人士,也不可能从小就完全拥有某种激情 ,不经过实践,永远不知道那些兴趣能够坚持。
兴趣不是反思而来的,而是与外界地接触得来的。通过自身大量的刻意练习,后续不断地被反复提及,需要亲友的支持,给你安慰和力量。是一个漫长的坚持过程。
手绘我很喜欢,阅读我很喜欢,分享我很喜欢,最开始读200本书,读完,自然而然找到自己的感觉,不是100本,是200本,所谓的50本事你的第二编,就是激情所在的书籍,小朋友们可以去做小霞训练营,大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阅读知道哪些是我们关注,哪些没感觉,找到自己的兴趣。
发现之后,继续发展,不断学习提高(刻意练习),长期坚持需要不断跳出舒适区,很喜欢不一定能够坚持长期写作。怎么样才能一个大神?每天不断的练习插图,连接,标题,结构,兴趣通过中间的反复可以练习成长为你的特长和能力。
时不时的,我们还会被挫败感打败-----源于不断设置高要求,高目标。克服:不断地给学员制造成就感,不断地给他鼓励,传播积极阳光的正能量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