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读了安杰拉•达克沃思的《坚毅》。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99235/24335d86c4be248c.jpg)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坚毅到底是什么?;如何成为一个坚毅的人;如何让你的孩子更加坚毅。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99235/37af197c547dfb0d.jpg)
主要内容是:很多人认为,成功的要素在于智商与情商。但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通过研究发现,坚毅的品质对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达克沃思教授从2007年开始对“坚毅”(GRIT)进行研究,她的研究成果已发布在美国各大学术杂志上。她认为,坚毅比天赋更能预测一个人未来的表现。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仍能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才是决定长期成功的因素。
本书基于大量研究案例,同时也引用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及她采访过的诸多坚毅典范,包括商业精英、艺术家、教育家、运动员及军事家等。事实证明,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坚毅指数,而且应该从孩子的教育阶段就开始重视坚毅品质的培养,比如多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并且一定要让他们在某项课外活动中坚持一年以上的时间。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以下感受:
一、书和演讲一样简单,读起来很轻松。安杰拉把积极心理学的成长心态,和时下流行的刻意练习、必要难度、自我决定论等都打通了,指出兼顾激情和毅力的人拥有一种坚毅的品质,比天赋和环境更能改变命运。而且,坚毅是可塑的,给予目标要求和环境支持,就有机会培养坚毅的孩子。
二、直到看完《GRIT》,我才发现:最适合形容笨方法的第一个词,且适合新手践行笨方法的第一个行动,它就是是:坚毅。 坚毅一直被视为可贵的品质,需要长时间深刻后天指导磨练才能习得,但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坚毅并没有多么神圣,它只是是持续做好一件事的执着品格,每个人可习得。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在挫败中不断磨炼自己,成为一个坚毅的人,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童年时期的我们还不知道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多数人在中学时期才刚刚开始被某些职业所吸引。兴趣不是通过反思发现的,兴趣是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引发的。在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之后,会哦于一个比发现过程长得多、更加主动地发展兴趣的时期。最后,当有一堆人鼓励你、支持你时,你的兴趣会背发扬壮大,这些鼓励和支持你的人包括家长、老师、教练和同行。兴趣的发展需要时间和精力,也需要纪律和牺牲。父母若能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就更可能让孩子发展出后来杯确定为激情的兴趣。
我是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但工作以来却没有教过英语,对于之前学过的知识已经有所遗忘了。所以我决定今年暑假参加青椒计划的兴成长计划,加入了乡村英语教师成长班,补补自己的专业知识。我们的班头是有名的张嵩老师,来自北大的高才老师!听师哥师姐们说张老师的严厉,喜欢挖坑,可是大家还是心甘情愿的往坑里跳。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都有信心能从坑里出来,都有毅力坚持!也期待自己的英语在这个暑假有个质的飞跃!
三、读了这本书后,我特别赞同作者关于培养更加坚毅的孩子的观点:坚持明智型教育。家长能准确地判断孩子的心理需求,认可孩子需要爱、限制和自由,以实现他们的全部潜力。父母的权威是基于知识和智慧,而非权力。
明智型教育需要一个完整的教育环境:家长、老师、朋友等共同组成。
明智型家长 教育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 先自问一下,你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你是否有激情和毅力去实现目标。然后再问下自己,你的教育方式是否能鼓励你的孩子去效仿你。
明智型教师除了能增进学生的幸福感、参与度和对未来的高预期之外,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竞争力。
此外安杰拉说:作为一名家长以及一个社会科学家,我建议,一旦你的孩子足够大了,你就要帮他们找到一项他们喜欢的课外活动,给他们报名。体验和活动才真的是永远的练习场!作者说:“大量研究显示,更多参与课外活动的孩子在任何可度量的方面都获得了更好的结果: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好、有更高的自尊,也较少惹麻烦,等等。这些研究有些是纵向的,这意味着研究人员想看看孩子们长大以后的情况如何。这些长期的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更多地参与课外活动意味着孩子们会更好地成长。”所以我们不必去害怕因为活动而影响了成绩,关键是我们的活动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对孩子的终生发展受益。
最后希望自己把“坚毅”当做一种习惯,在生活工作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难,自己都能坚强地面对和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