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异心理,简而言之,就是人对和自己不同或差别很大的人比较排斥。相信这是在很多人身上都会存在的心理,是极其普遍的的。但是这是为什么呢?来追根溯源一下。
这要先从免疫反应说起,免疫反应就是自身对抗“非己物质”的过程,这是机体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能力。那么“非己物质”包括哪些呢?是胚胎时期,没有接触过的物质,这听起来是个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年代。理论上来讲,母亲是可以给孩子输血的,孩子在胚胎时期有接触到母亲的血液。
所以说排异性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先于排异心理的存在。毕竟是物质决定意识,在唯物主义论一统天下的年代,这是很有道理的。
排异,也可以说倾向于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说好听点是志同道合,不好听点是臭味相投。所以才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可以夸人又可以损人的话。
与生俱来的不一定都是有益的。排异性可以让你免受他害,也可以让你遭受其害。排异也可能会引起反应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也就是超敏反应。花粉过敏,过敏性哮喘等都是反应太强的过。
在这个洋节日惹得中国宾馆客满涨价的时候,肯定又有不少人藉由崇洋媚外之名对过洋节日的人进行口诛笔伐。年轻人,过的不是节日,只是多了个追求浪漫和表达爱意时机,中国自古就喜欢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节日只是个大背景而已。何必上升到政治立场呢?
中国人为全世界过春节而沾沾自喜,为啥就不能接受那些外来节日?对中国本土文化造成冲击?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源在自己,不在别人那。淡定,淡定。我好像又扯远了。
除此之外,排异心理有一部分来源于嫉妒和求而不得。贫富对立似乎很严重,你瞧不起我没钱,我瞧不起你为富不仁,典型的葡萄酸心理。消费贫穷的现象也在蔓延并且四处开花。穷,并不是伸手的资本,伸手即乞讨,当伸出手,就不要奢望能看得到天空,视野里只能是各式各样的皮鞋。珍惜别人的馈赠,以资化源,走向自己的正途才是正解。
你跟我不一样,我就不喜欢你,甚至讨厌你,好多人也会这样。有个姑娘整天噔噔噔地踩着高跟鞋,穿着也成熟,还都挺贵,大家都不是很喜欢,包括我。后来深接触了,才发现这姑娘太好了,自己好狭隘。以貌取人,实在是不应该,这会让人错过多少好人。不是说颜值是通行证嘛,也可以理解为表象,排异心理会让人撕毁对方的通行证。
本来就会有些自己所不喜欢的存在,不喜欢就不喜欢,这是人之常情。没人强求你去喜欢,而怀有戾气似乎有所不应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心理实在不应该。面对头顶冒烟的人,也不能只看到TA头顶的烟,更要看到升烟的燃料是是什么,不能让自己成为烟灰,更不能成为助燃剂。
排异心理很正常,但要理性,不一样,世界才更美嘛~
![](https://img.haomeiwen.com/i677821/d690abc18a3f153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