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月读时分终审稿件
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中人”

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中人”

作者: 张琪xixi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23:32 被阅读0次

        公众号停了许久,原因是公众号的引流太封闭,在没有绝对的名气下,观看的人是寥寥无几的。于是在关注的一位名叫“小郁儿的屋子”的公众号作者的影响下,我开始从小红书入手。

        看了一下上次在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还停留在7月7号,现在是12月14号,时隔五个月。7月份的时候我还在家里,9月开的学,开学至今才三个月而已,细数下来,时间好像不长,但是在我的感觉中,好像过了小半年。

        说说这几个月在长沙的变化,我还是老样子,在学校除了教室和寝室,就没有第三个可以待着的地方,我的活动除了在彪马干了两天兼职以外就剩下一个唯品会的长期兼职。我的生活就围着这个小圈子打转,时不时的发生点有趣的事。

        说到学校,不禁想起这学期新开的“新媒体”课,与我想学的自媒体一致,于是带上了百分百的兴趣和认真去学,将每个作业都用心完成。细数一下,一共自主上台三次,第一次老师评分85分,第二次90分,直至上个礼拜给了我95的高分。这样的成绩满足了我既求学若渴又骄傲的自尊心。

        说说小红书,我在小红钻研几个月,觉得这是一个艺术殿堂。我在里面关注了油画,旅行,摄影,图书,纪录片等等。每次推荐的笔记配图精美又高级,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审美。也多亏了小红书,让我认识了两位小红书的创作者“猫”和“鹿”(外号)。

        我刷遍“猫”在小红书的每一篇笔记,她骨子里的高贵气质配上干净利落的一头白发(就称为白发吧,因为褪色后的颜色总是不一样的)背手而立,好像这片土地因为她的存在而显得神秘起来。

        她的品味很好,曾就读于伦敦艺术大学,且创立安伯栗人像摄影工作室,并同时担任女性工匠首饰品牌Regina Dan和德国Lu Chen品牌的PR。(这是在一篇家居杂志看到的)

        “猫”喜欢收藏古董,她的办公桌和家里随处可见。早前我一直在想,她在国外的优渥环境及文化熏陶,是否会让她脱离“中国”,以至于怕她会带有一丝“崇洋媚外”的思想。后来我才发现,她既会写毛笔字,还会精读各类书籍,其中她在微博上写到管仲,一不小心还押到高考题。

        也因为“猫”的优秀对我影响至深,于是她成为了我的女神,我的人生标杆。

        除去“猫”说说自己。我在小红书认真运营时间仅两三个月,粉丝47人,截止到今天12月14日点赞加收藏只有740个。但是看了一下我的数据,其中最高的笔记浏览量达6023,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点赞加收藏有200余人,剩下的几篇笔记达1000至800左右,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小红书笔记的曝光度是根据文章的浏览量和点赞数据而上升的,因此,我也心满意足。直至如今,我还在小红书的定位和摸索中不断地摸爬滚打,我深知没有什么可以一蹴而就,但是鸿鹄之志尚存,道阻且长。

        说说近期阅读的书籍,我因为小红书,疯狂的迷上买书,上一次这么疯狂还是高中时期收集《爱格》杂志。

        近两个月我读了精神病人的世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李诞的《笑场》,季羡林的《悲喜自渡》,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在监狱中创作的《格雷巴旅馆》,诗人的有趣故事《鲜衣怒马少年时》,以及早前买的《山月记》,还有我最喜欢的《每一天梦想练习》。

        每本书带给我的感受都不同,《笑场》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李诞,不是那个小光头,戴着圆眼镜,张嘴就让人开怀大笑的段子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是让我叹为观止的,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超然的精神世界,你不能说精神病人的思想就是错的。于是我看完仍然意犹未尽,于是去豆瓣看了一下书评,看看大家有何见解。

        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这本书豆瓣评分8.1,点赞最高的短评却全是一星,称“打着采访手记的旗号,利用精神病患的噱头胡扯,编辑和作者十分缺德。”甚至直白的评论这本书为“胡编乱造”。更有甚者称“有几个故事还不错,但整部文字还是萦绕着傻逼的味道。”此人给这本书打了两星。

        看完书评不禁感叹我学识的浅薄。在读者将书中所提及的物理名词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和质疑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一副“哇,真的假的”的白痴模样。但是无论如何,对我来说,这本书有两面性。

        一面是内容对我足够吸引,内容不论是真的多还是假的多都让我沉沦了一段时间。还有就是让我对精神病人有了新的定义。

        第二面就是,我认为这本书发表不严谨,真实的访谈手册就是真实的访谈手册,不应掺杂自己的编撰色彩,如果有编撰大可不必在封面写上一排大字:真实的访谈手册。强调精神病人,且真实。这到底是寻求一个卖点吗?我认为这违背了文学的初衷。

        其二,就是《每一天梦想练习》这本书,我很喜欢,尽管是鸡汤,但是与我而言,是我喜欢的鸡汤。别人的大学在普华永道做实习,而我却在食堂人挤人的打饭,别人凌晨三点还在加班加点,而我只是被尿意憋醒起身上个厕所。所以别人是“人上人”而我是“人中人”。

        文章中所说的很多故事及案例都让我很是折服,但是我认为那种拔尖和财富名利的高强度在我身上甚至心理都是无法消化的,我的内心支撑不下。我不用在华尔街中心的办公楼吹着空调喝咖啡,我只想在自己的小片领域沉浸,且随风飘荡,轻飘飘的。

        我就写到这里,我本想着应该很快就能写完,还能看一部纪录片,没想到一眨眼就十点半过去了,文字也从我的笔尖划过印在本子上。

        公众号里悄然声息地不断加入进来几个新的粉丝,应该是从其他平台过来的,因为我为了引流,注册的媒体账号要用几个手指头来数,一篇文章多个平台齐发。

        如今我将一切准备都提上日程,打算勤加更新公众号的文章,并将微博与小红书运营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实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只是“人中人”。

相关文章

  • 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中人”

    公众号停了许久,原因是公众号的引流太封闭,在没有绝对的名气下,观看的人是寥寥无几的。于是在关注的一位名叫“...

  •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孩子需要什么样家教? 孩子未来最好的状态不是做人上人,而是做人中人,要让孩子拥有平常心,快乐做自己。习惯服从的孩子...

  • 怎样让教师享受学校

    1 校长要具有平民的思想 我们千万不能把校长当作“官”来做,我们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而是做“人中人”...

  • 2017-09-30

    今天不是人,明天人上人

  • 《人与人》

    人上人会捧人 人捧人有福人 人中人会比人 人比人气死人 人下人会整人 人整人等闲人 友人如同家人 待友人视同人

  • 这个世界有一种永远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吃饭。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 干饭人,干饭...

  • 吃的勤中勤,方為人中人,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藍建民。

  • 做对五件事,培养正能量的孩子

    一个伟人把自己看成是平常人、人中人,我们这些普通人,却又非逼着孩子去当什么“人上人”不可,这不是害孩子吗?有了这种...

  • 我只想和你久处不厌,相处不难

    一: 夜深人静,我却毫无睡意,从不失眠的人,竟然失眠了。 能够击中泪点的往往不是剧中人,而是剧情。...

  • 胆战心惊的废柴

    是的,我活得很累,不是因为苦于生计,不是因为现实残酷,而是因为,我是一个套中人,一个早已习惯给自己设限的套中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中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ci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