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已经很少有自己的时间了,白天有本职工作需要做,晚上和周末,基本上都在写和工作有关的文章。两个多周没有看书、读报、写读书笔记以及更新公众号,心里觉得空落落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得书越来越多,这种感觉反倒更为强烈。我知道自己又开始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局当中,于是回想起别人曾经给予过的肯定和鼓励。
在北京的时候,某天晚上下班后,我一个人在电脑前码字。部门的领导走过来问道:“你在写什么?”“只是两天的琐事,做个简单的记录和总结,没有什么主题。”“我当年也有这样的习惯,只不过后来忙了就没有继续保持。”“我只是怕一时不写会手生,所以没什么可写的时候也会随便记录一些东西。”“是好习惯。”
夜幕降临,保洁阿姨开始打扫办公区,我收好东西,下楼。城市里的夜晚有着与白天不同的景象和感受,像置身一艘夜航的大船,绚烂,迷人,暧昧。有人不愿意离去和醒来,有人总是保持清醒和理智,我应该是后者。
送别阿周聚餐时,吃日本料理。我只吃熟的鱼肉和米饭,以及一脸诧异的表情看别人吃那些生的东西。酒是啤酒和日本清酒。我的酒量一般,但必要的场合可以喝一些。比如大家聚在一起高兴的时候或者有领导在场,推脱不掉的时候。不知道是当晚相聚和离别的氛围,还是人喝了酒会话多。坐在我旁边的小杨,突然对我说了一些平日里没有说过的话。
“其实,在我原来的那个单位,我们都知道你。”
“我现在这么有名气了么?”我以为她只是玩笑话,只是低头笑笑。
“没开玩笑,我们私底下都说你很厉害,写文章那么好。”小杨一本正经。
“其实,我自己没觉得。因为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写,也都会写,只是可能不太愿意写吧,真的。”喝完几杯酒,觉得心里透亮,实话实说。
“不是的,我们其实都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写,都是随便抄抄凑付凑付就行了。但你不同,你写文章很用心,很认真。”
“你这么说,我觉得很感动,因为我其实好没自信。”我看着互相敬酒的人,像是回应对方的话,又像是自言自语,感到眼泪要掉下来。
“可能你会把自己跟那些专职写作的人相比,所以觉得没自信。但其实,至少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你做得已经很不错了。”小杨边喝酒边絮叨着。
那天晚上的聚会直至到快10点才结束,大家各自回家。接下来,我出差,阿周去往新的单位,我们没有再见面。
与小杨共事不到两个月,与阿周共事近两年,与去年离职的同事差不多快十年。不知道是我刻意回避体验离别的确切感受,还是事实也是如此,内心除了平静还是平静。那句“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生活”已经刻在了心里。
周末参加活动,在楼下遇到永齐。我记得有好几次,周末在办公楼下遇到他,可见他加班的频率有多高。想起前不久休息时临时被安排写好几个稿子,待在家里,从早写到晚,当时觉得十分辛苦。第二天就看到永齐在凌晨更新的朋友圈,仍在工作中。又看到婵的朋友圈,晚上九点多刚下班。
平时里虽然交往不多但关系不错的几个好朋友,大都是业务上出色,能力上优秀,工作上敬业的人。虽然不怎么说太多话,但都令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每想起,是榜样,更是动力和鼓励。
人是孤独的。即使处于再好的关系之中,人也会觉得孤独。更何况,工作以外,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少之又少。或许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顾虑,抑或是深知多说无益,袒露心扉的时刻,成为一种稀缺。
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在深感无以为继的时刻,在迎接新的一天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