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时候的年味

小时候的年味

作者: 攀登吧蜗牛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22:10 被阅读0次

            二十三,糖瓜粘。一进腊月二十三,年就正式拉开序幕了。

          小时候对过年总是满满的期待,盼着放寒假,盼着吃好吃的,盼着穿新衣服,盼着理所当然的大玩特玩……

          最能体现年味的,我觉得首先是过年时的美食。

            平日里父母舍不得给买的那么多的好吃的全买来了:水果糖、奶糖、芝麻糖,瓜子、花生;我跟妹妹经常一整天嘴都不闲着,妈妈埋怨,每天都需要打扫大量的垃圾。

          再有就是家里养了一年的羊或猪,让别人给宰了,几家一起分肉煮肉,常常是在谁家的土院子里挖一个土灶,架起大锅,大家排队熬煮大肉。经常是我们小孩子们都已经睡到半夜了,妈妈把我们喊起来啃煮好的骨头,妈妈一边把骨头上的肉撕下来备做它用(如熬菜、炒菜),一边把还带着没有撕完肉的骨头分别递给我们啃,看着孩子们啃的那么香,她幸福和知足的表情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光亮、温暖。

            过年美食里还有一个特色标配,那就是家家户户做豆腐。提前选豆、泡豆、磨豆,然后挑到别人家挖的大土灶上,排队做豆腐,烧水、卤水点洒,大缸里搅拌、过滤、揉压、压制,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

    这里面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点卤水,常常是请村里的名手来点。因为点洒卤水技术不过关直接影响豆腐的口感。

    最需要体力的活儿就是搅拌和揉压,常常是有体力的男人互相替换着在大缸里搅拌豆浆,或者三四个男人需要在热锅上架着的木架子上一起揉压,揉压的是从热锅里舀起来的,又被装在白色布袋里的滚烫的豆沫,就那么你一拳我一拳的揉压,既要不能被烫着手,又要能使出大力巧力去挤出袋子里的水。

            好像挤完水后,袋里剩的是豆渣,一般不能食用,据上岁数的人说以前年景不好的时候,豆渣也是会被吃掉的。

          记不清哪道工序之后才是压制了,好像是二次点卤。等豆浆逐渐凝结,就要舀起来放到磨具里压制了,压制豆腐大概需要三小时以上。

          印象里家家都做豆腐,做完了还会互相品尝一下别人家的,互相评论借鉴一下,既有经验也有教训的总结。而且,到了第二年再做豆腐,大人们竟然还都能清楚的记起上一年的经验和教训。

          过年还有一项工程就是做面食,像蒸豆包、蒸菜包、蒸馒头、蒸年糕、炸糖糕、炸糖片等等。尤其是蒸馒头是家家户户必做的工程,甚至是家里所有女人全上手也得蒸上一两天,往往需要蒸出一两缸的馒头,因为一个方面各家拜年串亲戚馒头篮是必备礼品,一方面是过年期间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就是从初一到初五,女人们不能支面桌劳作。

          小时候过年还有一项有年味的活动,就是自己写对联和春联。农户人家毛笔字写的好的也有不少人,有趣有文采的对联也是各家展示才情和个性的方式。我记得有个朋友家的春联是:APEK, WTO!每个字母和感叹号各占一张彩纸,这么既与时俱进,又洋气的对联给人印象深刻。

          还有放鞭炮,放焰火,趣味竞赛(自行车慢骑比赛、趴电线杆比赛等),都是童年里年味的记忆。

          那个时候,孩子们也没有什么寒假作业,玩是天经地义的,每个家庭都允许孩子们疯玩。我们会去麦场或公路上比赛骑自行车,会一起成群结伙的骑车去看水库,会一起打扑克,打羽毛球……

          真怀念小时候有年味的过年啊。

            如今,过年几乎不用任何筹备,吃的喝的都是到超市或市场上买,大年初一,各个超市也都开门营业。既不用储备物资,也不需要手工制作什么特色年味的东西。不像以前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大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忙忙碌碌,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晚上睡觉前。物质极大的丰富了,年味却淡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时候的年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dg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