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拆书 ‖ 自我反省时少问“为什么”,要多问“是什么”

拆书 ‖ 自我反省时少问“为什么”,要多问“是什么”

作者: 钱姐姐闲话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16:54 被阅读14次

    珊珊最近上了一门时间管理课程,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每天写反思日记打卡,提出的要求是:回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反思为什么当时会那样做?头两天珊珊都积极按时交作业,并且觉得这种方法特别好,通过反思“为什么”,可以帮助自己多思考和自我反省,能够提高洞察力,帮助自己学习成长。

    可是一个星期后她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每次问“为什么”后,她最后都感觉情绪沮丧,甚至有时候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把自己都搞糊涂了。如上周反思和婆婆闹矛盾的问题:

    为什么和婆婆闹矛盾?因为孩子发烧我要送去医院,她说我没事找事,她还说我吃菜把葱蒜挑出来是没给孩子做好榜样!

    为什么她要指责你?因为她就是这么强势呀,什么都要按她意思来。

    为什么必须按她的意思来?因为她觉着自己更有经验、更有资格、更应该说了算呗。

    为什么她觉着应该自己说了算?因为她认为自己才是这个家的家长。

    为什么她能这么想?因为我老公从来没有正面跟他妈谈过:这是我们的家,我们感谢您来帮忙,但是毕竟这是我们的家,应该我和我妻子做主。

    为什么你老公没有跟老妈谈过这些?因为他觉着没法跟亲妈开口。

    最后的答案是——老公没用,唉,旧仇未了,又添新恨。

    为什么多问“为什么”进行自我反省没有帮助呢?

    塔莎.欧里希在其著作《真相与错觉》中提到,许多人自我反省的方式是完全错误的,其中包括很多人推崇的“问为什么”的方式。

    《真相与错觉》[美]塔莎.欧里希 著

    当被问及为什么,即审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行为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再寻找最简单、看似最合理的答案。但不幸的是,一旦找到一个答案,我们通常会停下脚步——尽管无法确认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有时这种现象是有“确认偏误”导致的,“确认偏误”促使人们编出一些原因来支持其既有信念——一旦得到的答案符合人们对自身的看法,便觉得答案是正确的。

    由于人本身的认知有限,再加上自带趋利避害系统,在回答一个问题时,通常是自带假设前提的,并且这个假设前提大都以自身价值为前提,一旦事情没有按照我们希望或者预想的方式发展时,我们通常会假设原因存在于周围环境。

    如前面的婆媳关系的反思,所有的问题发生的原因都在于他人,不是婆婆就是老公,并且每下一个追问的为什么似乎都在验证上一个回答的答案。所以,看起来似乎在通过“为什么”来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在通过“为什么”的回答来为自己抱怨、推诿、拖延的心态找理由,把自己推向受害者思维,最后的结果不仅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反而引发消极情绪。

    更严重的后果是,还可能引发决策失误。如珊珊差点都想换老公了。

    既然问“为什么”不会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那应该问什么呢?《真相与错觉》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及其简单的答案——少问“为什么”、多问“什么”。

    从“为什么”到“什么”的转变便是受害者思维到成长者思维转变。

    “为什么”让人们关注自身局限,而“什么”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潜能;“为什么”会引发消极情绪,玩“什么”让人能保持好奇心;“为什么”让人们纠结于过去,而“什么”帮助人们创造更好的未来。

    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什么”是一种自我表述,自我释放的过程,通过事实的陈述,更多内心的信息会帮助自己积累足够的证据,去做出判断。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管理者,在遭遇商业挑战和团队组织问题是,如果启动问“为什么”模式,通常都会忍不住这样问:为什么不能扭转局势?为什么财务预测没有做好?为什么员工都不听话呢?通过可能会得出这样的商业环境不好、公司财务制度不合理、员工素质差等负面因素。

    如果把提问换成“什么”“该如何”,本质上是要求我们把关注点放到行动方案、解决问题上,比如“要实现这个计划现在需要做什么?”“怎么确保材料能尽可能按时交呢?”“通知下来了,时间很紧张,咱们该如何做?”……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即使中走下坡路的情况下仍然能找到继续行动的办法。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往往就是在回答“什么”的过程中找到翻盘逆袭机会。

    除了帮助人们获得对自身问题的洞察力之外,问“什么”不要问“为什么”方法,也可以用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情绪对行为的影响之大显而易见,所以我们说要管理情绪,管理情绪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将情绪倾泻出来,而不是仅仅体会。

    如果你工作一天回到家,心情很糟糕,如果这个时候问“我为什会心情很糟糕?”恐怕得到的答案会让你想起更多让你不高兴的事情,比如苛刻的老板、不体贴的家人,甚至是吵闹的猫猫狗狗。如果换成问“我现在是什么感受?我能做什么让我舒服点”会让你意识到当下的自己很疲惫、饥饿,需要找点美食犒劳一下自己。

    问“什么”会强迫人们讲述自己的情绪,对大多数人来说,简单的情绪一旦倾诉出来,大脑也就慢慢冷静下来了。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疗效直接有效。

    当然,在面对商业挑战或解决团队或组织中问题的时候,”为什么“的问题是急需且重要的,需要将之前各个环节进行省视,商业环境中的纠错就是一种经验累积,财富。比如员工在一项重要项目上犯了错,却不探究为什么的话,这就意味着你将承担再次犯同样错误的风险,如果一款产品失败了,你需要知道原因来确保未来的产品更棒,因此一条黄金法则便是,”为什么“通常会进一步帮助我们明白自身所处的环境,”什么“通常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 ‖ 自我反省时少问“为什么”,要多问“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ev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