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爱的艺术》读后心得

《爱的艺术》读后心得

作者: 安旅行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09:33 被阅读0次

     

《爱的艺术》读后心得

      《爱的艺术》这本书从名字上来看就是两个非常迷人的词语。爱,艺术,这两个词语叠加在一起,出现了一个新的引人入胜的神秘花园。从我拿到这本书开始,一直就在想,爱是什么艺术又是什么?我非常渴望了解爱,爱是神一样的存在,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把爱挂在嘴边,但是我也深深的感觉,爱和我之间似乎总被什么东西阻隔着。每当我们把爱一直挂在嘴边,而不知道如何去行动的时候。爱便成了一个谜。所以在我翻开了这本书之前,我期待着从中找到答案,很幸运的是,这确实是一本好书,我在里面找到了我想要的。

        书的开头前言部分就告诉了我们,老弗写这本书的目标“就是让读者确信,除了努力积极发展你的全部个性,使之形成一种创造性人格倾向以外,一切爱的尝试都一定是要失败的。没有爱自己爱邻人的能力,没有真诚的谦恭的勇气,忠诚之至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个人的爱。”试想当一个固化,死板,负面的爱的宣扬者,对你说爱,你能感受到爱吗?如果是一种积极主动,谦虚,客观,而又尊重人的本性,用真诚和理解与你互动的人出现在你面前,你能感觉到他的爱吗?这样稍稍一对比,也许你就能够感受到我们想要的是后者的那一种爱。所以作者提出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主动性和生命力去创造爱的体验。这一点也像极了韩老师给我们说的,“要在生活中做主动的人,去创造与周围事物的联系。”而爱与艺术的这本书,恰恰就在告诉我用怎样的心态和出发点去与周遭的事物产生联系,怎样才是真实的爱的互动。

        有了主动性作为心态的基础,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真正的爱”:

      作者在第2章爱的理论里进行了阐述,人自古以来就害怕孤独,惧怕分离,在人类整个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的想办法去解决如何克服分离带来的孤独感;如何能够达到与周遭的和谐,以及如何可以超出个人生活并形成一致的方法。有的方法让人类达到了迷茫的状态,让人短暂的迷恋,长时间的更为空虚,实则是一个恶性循环。再者,我们也常常会用“雷同”的标准化要求来克服孤独的焦虑。于是把人变成了一个朝九晚五的工作者,人成了工具。文中写道“陷入此种循规蹈矩之中的人应该怎样才能不忘记,他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体,一个只被赋予一次生命之意,带着希望,悲哀与恐惧,爱的渴望,对空虚和奋力的畏惧的人呢?”所以,老弗提出了在克服孤独焦虑的过程中,“成熟的爱”才是最终的解决答案,而成熟的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的条件下,成熟的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所以要摆脱孤独和焦虑的困扰,最主动和明智的做法是我们必须学会怎样去爱。1.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元初的爱,他始于无条件的爱,终于理性而有分寸的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孩子从父母爱的襁褓中离开并勇敢的建立起的自尊自爱的真实自我;母亲(无条件的爱)和父亲(有条件,有规则的爱)有差别,而这两种不同的力量,在孩子的整个生命建立的进程中缺一不可。2.兄弟的爱,是除了我们的亲人以外的与人类团体之间建立的爱的联结,是从外在看到本质中我们具有的同一性,认识到这便是手足之情。他不简简单单只是“平等”,而是你的痛我懂,你的爱我看得到的理解。3.母爱:母爱是生命的本能,“大多数母亲有能力贡献乳汁,但只有极少数的母亲能同时贡献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个好母亲,还必须是个愉快的人,而很多人达不到这一目标。母亲对生活的爱像忧虑一样会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对孩子的整个性格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实人们能够在孩子或大人中分辨出谁仅仅得到了“乳汁”,而谁得到了“乳汁和蜜”。4.自爱,源于对自己的客观的了解。自爱不同于自恋,自恋是一种主观的人格发展最初的状态,是爱无能者的一种体现;自私,不是自爱的表现,而是一种防御他人不爱他,而在焦虑和不安中从生活中过度摄取某种满足的行为,实则是自私的人不能爱他人,也不能爱他们自己,是“爱无力”的表现。5.对上帝之爱:对上帝的爱,分为理性的爱与非理性的爱。理性的爱是一场对于爱的真正的实验。而非理性的爱只是由于某个权威说过,或大多数人当成真理,然后贸然的去执行的。我们透过上帝应该看到的是上帝要告诉我们他背后本质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而不是去崇拜上帝或佛陀的某一种外在形象和教条的形式。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从起初无助的依附母亲般的神,到顺从的依附父亲般的神,再到成熟的阶段,此时上帝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人们已把正义与爱的原则并到了自己心里,人与上帝合而为一,最后发展到人类仅仅是赋予想象的象征意义上的谈到上帝。”这很像是一个成熟的自我不断内化的过程,与上帝或道合一的过程。

          接下来谈谈“艺术”,在我的理解中,艺术是美的,发人深思的;是可以召唤和引导的,他具有吸引力的,具有生命力。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艺术家给人的感受是有点距离感的。我很喜欢艺术,美术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学习生涯。但是回看我的生活,我似乎把它过得过于平庸和随意了,有点干涸的感觉。虽然我会画出很好看的素描,我可以临摹出很好看的作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的艺术性似乎脱离了我的生活,没有创造性与美感。我只能很遗憾地说,我还不是一个对艺术有感觉的人。想到这里我不仅暗自神伤。

          作者提到了艺术的几个方式步骤对我启发很大。首先“艺术”确定是可以被习得的,再次它需要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精通这门艺术的理论。第二.艺术的实践,也就是反复的刻意练习。对于爱这门艺术的实践要求有“规范”1.不可心血来潮而为之而需要作为一生坚持的原则。2专心,专注于当下只关注当下的充实的行动3.耐心,任何试图精通一门艺术的人都知道,成就任何事都需要有耐心,追求立竿见影,是永远不可能学到一门艺术的。4.同时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学习一些无关的东西(无用之用)5.在一切条件下客观,理智的看待问题。

          在爱的这门艺术里,韩老师的知行生课程,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完备的理论基础,《妈妈是什么》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总结应该不算是很多。但是我却觉得很深,深的是要把每一个理论关上书后都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反复的练习和体验,让他成为自己身体的肌肉。而这是需要时间的。看完《爱的艺术》这本书,我对自己说不要急,就先从我最不擅长的说话的艺术开始吧,说话中带着的情绪是可以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愤怒,不耐烦,挑剔的语言和平静、喜悦、祝福的语言他们之间的能量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看书的过程中,我试着去改变与家人之间语言互动的方式。我体会着用平静的心态去说每一句话,让每一句话在说出口之前都被耐心的甄别过,而不是条件反射似的弹出来,接着我把我以前喜欢的评判,对怂,挑剔的语言方式改成了承接,我学着顺着对方想说的话的方向延展下去,适时的再给出我的理解和看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聆听对方说什么上,而不是关注自己想怎么说。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现在已经能够慢慢去听别人在说什么,而且这样的对话一点不觉得疲累,我发现我眼里慢慢有了对方,我能看见对方的需要了,原来真如那句心理学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当一个人的需要被看到时,情绪才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和安抚,感受到理解和被接纳。所以认真听对方说话,去承接他的话题, 并且在回应他的时候能够给予支持和理解,这让我在内心中充满了慈悲。所以爱的艺术得慢慢的修行,把每一点艺术感都实践出来。(这是我这段时间的专修,期待变成自己的肌肉)

        这本书很薄,但是里面能讲的内容太多,几乎每一部分都有精华可以拿出来展开思考和实践。突然想到一点不得不记录的,这本书给我了一个让我着迷的哲学式的理性思维推演过程,即“理性的幻想---à试验性假说---à详细的分析---à-推导出更为确切的假说。”老弗指出理性的幻想作为不变前提的重要性,这不仅仅给了我“自信”建立的依据,而且给了我对自己的未来可以大胆幻想的勇气,生命本该不是一成不变的进程,生命不是某日既定的结束,生命应该是会慢慢生长的大树,在身而为人的生命过程中我们可以去不断调试和纠错,试错和改进;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推演出我们的人生的啊,只要我们敢于给自己一个理性的大胆假设,并且坚持不变的去实施,一切都会慢慢朝着那个方向生长出来。所以《爱的艺术》这本书应该是可以放在案头,经常拿出来常读常新的一本书。也是一本可以用来警醒自己的书,我希望我能好好思考它,并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2020.4.26

相关文章

  • 《爱的艺术》读后心得

    《爱的艺术》这本书从名字上来看就是两个非常迷人的词语。爱,艺术,这两个词语叠加在一起,出现了一个新的引...

  • 21天充电行动之20——以爱育爱

    《笔耕少 年》读后心得 继续读《爱的教育》今天几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笔耕少年》,这个故事我...

  • 293课 肯恩行旅读后心得

    第293课 肯恩行旅读后心得 一切恐惧均已过去,唯爱犹存。 肯恩: 课程一再重申, 完美的爱会驱散恐惧, 当我们的...

  • 2019-06-09

    阅读《教育走向生本》的读后心得体会 ...

  • 爱的策略

    一一艺术的爱 教育需要爱,而爱更需要艺术。没有艺术的爱,多是主观上的爱,客观上却是一种伤害。 艺术的爱就...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39——构建社会现实,什么影响着我们

    爱 什么是爱?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作者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要学会爱,就得像学其他艺术——就...

  • 孙玉生小语

    学会爱学生 教育需要爱,爱需要艺术。所谓艺术,说通俗一...

  • 五分钟让你成为情爱大师!|好书推荐

    本周读书 弗洛姆 《爱的艺术》 01 请回答:爱是一门艺术吗? “爱是一门艺术吗?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

  • 以爱为名,与艺术恒久相伴

    有爱的地方就能发现艺术,有艺术的地方也隐藏着爱。 艺术与爱从未分离,纵观艺术品,很多作品都是在“爱”的主题中去进行...

  • 寂静中绽放

    “教育是爱的艺术。那么,师爱是什么?是理智的爱、激情的爱、智慧的爱、艺术的爱,绝不是糊涂的爱、迁就的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的艺术》读后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md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