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的减法,人生的加法

生活的减法,人生的加法

作者: 江湖路远了 | 来源:发表于2021-01-13 13:58 被阅读0次

有人说,现在最好的生意就是贩卖焦虑。

焦虑很大程度源于人们始终处于“欲望未被满足"的状态,表现形式从“别人有的我没有”自家儿女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双11我的购物车还满”到“别人功成名就而我依然在向上攀爬”,诸如此类。

人应当要求进步,可是欲望本身不应当被放大。

所以,那些我们焦虑的“不得”,是被个别的特殊案例刺激而放大,还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我觉得《(断舍离》一书的意义正在于此——协助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书的开端就很明白地讲道:断舍离的奥义,不只是扔东西,实际上,清理废弃物只是断舍离的敲门砖。


作者山下英子最终想要传达的是一种断舍离的生活方式。

断舍离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从操作的层面上来讲,实际上由“舍"开始,对于“断”形成认知,最终达到“离"的状态。

她形容为“新陈代谢"——腾出了物理空间的同时,也让人的心灵有了更大的余地。

新陈代谢在此的意义不仅是身体意义上的生老病死,也指给自己腾挪出思考和进步的空间。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果将此作为思考的起点,就可以很清晰地发现,断舍离的主体是人,终极目标并不是舍去物本身,而是梳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读完,我也忍不住开启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收纳箱。

打开瞬间,记忆扑面而来,而在此之前,关于它的记忆早已被我收纳在潜意识中很久。

所谓的物,不过是一种承载体,帮助我们定位过去某一时刻的自己:看到曾经的字迹、摆件,会联想起彼时彼地的自己,关于过去的美好回忆或深沉情绪也随之而来。

不得不承认,收纳旧物会让人获得一些因记忆而起的情感慰藉,但时光不能回头,因此只能在与此物相遇的瞬间,获得一种存在于理想中的可能性,从而在虚无的假设里自我满足。

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在这样怀旧的情绪中不断被填满,而这恰恰泯灭了新的物、新的思想进人的可能性。


在这个意义上,《断舍离》为的是激发我们重新拿回作为人的主动权,简单讲,就是应当去思考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什么是别人以广告、暗示等方式让我觉得想要的,什么又是当初觉得美好当下却成为阻碍我们走下去的。

当想明白了这些,断舍离便渐入佳境,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相关文章

  • 生活的减法,人生的加法

    有人说,现在最好的生意就是贩卖焦虑。 焦虑很大程度源于人们始终处于“欲望未被满足"的状态,表现形式从“别人有的我没...

  • 人生加减法

    成长是做加法,成熟是做减法。 人生,确实一直在做加减法。烦恼是加法,快乐是减法;疾病是加法,健康...

  • 舴艋一舟🚣🏻生活,往往是先加法后减法

    生活,是一直在做加法,还是减法?亦或者是加法、减法并驾而驱?个人觉得,生活,往往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

  • 人生加减法

    成长是做加法,成熟是做减法。 人生,确实一直在做加减法。烦恼是加法,快乐是减法;疾病是加法,健康是...

  • 减法人生 加法生活

    很多朋友总会感到莫名的悲哀,很多时候甚至会产生不可言喻的痛苦。有人执着于某种确定,有人厌恶着唯一的方向,有人对无法...

  • 这几样东西,过了60岁就该“丢弃”了,越丢弃,日子会越顺

    中年之前,每个人都在做人生的“加法”。中年之后,每个人都在做人生的“减法”。 相比较于加法,其实做“减法”的人生,...

  • 2018-08-18

    成长是加法,生活需要减法!

  • 共勉

    加减乘除是曾国藩一生的写照,他用加法做事,用减法生活,用乘法感恩,用除法放下。 用加法做事。人生最难的莫过于做加法...

  • 二十岁的右边,三十岁的左边

    二十岁的右边,热衷做加法的年纪三十岁的左边,人生开始做减法身体机能的衰退,跟不上喜欢做加法的大脑陷入加法与减法的矛...

  • Swift-整数的减法,乘法和除法

    题目:实现整数的减法,乘法和除法,只允许使用加法. 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另外一种形式,减法通过取反可以变成加法.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的减法,人生的加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mu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