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与离题
本书在开篇的第一篇文章的结尾提到孙尚耀老师说“作文是人家给你出题目;真正写文章,是自己找题目;还不要找人家写的题目。” 这句话把张大春先生从写作的谜团中抽出来。
当下,十几亿的中国人基本实现零文盲,可自从科举制度建立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国的读书人都逃不开命题作文的束缚,也一直在命题和离题之间徘徊着。先生提到中国人读书参加科举时,大部分人抱有一个信念,“先考功名,再做学问。” 当下中国人参加中高考,为了得高分,也有许许多多答题技巧。先生描绘地相当真实:
可怜的是,学子在应付作文一事的时候,从来没有别样的心思和顾虑,他们一向只能从“命题必须扣合全文要旨”这一角度去看待文章,所以作起文来,就是牵连几段文字、引录几条铭言、运用几则故事,“顺题就范”、“鞭思到轨”,猜解、追随着命题先生框设在试卷上的题字,来拘絷自己的思想。
这里说的是写文章时的奴性,反馈到生活和工作中,也可见人的顺从性。大部分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习惯性的追随一个权威的声音。如果家中的长辈,学校的老师都以权威管理学生,老板以权威震慑员工,在初期会形成很好的效果,但是越往后就会呈现弊端,顺从的人要么是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要么就是彻底反抗,要么就是没主见。人的真正权威来自于能力,做事的能力,诚恳待人,能够对他人有实在的用处,从而能够让人打心眼里佩服和追随。
今天读到下面这一段,也是机缘呀。最近几日正好受“彼岸意识”影响。
人生之不满足,行处皆有,我们只能作选择,或恐常觉得没有选择的那一处、那一人、那一事、那一境才可爱、才值得,于是只能留下日后无穷的追悔。
彼岸很美,彼岸也存在着无数的想象中的美好。对于爱做梦的年轻人,不设想彼岸,不过是在压抑天性,何不通过努力把心之彼岸变成此岸,经过一个又一个彼岸,找到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宿感呢?未来可期,未来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可期,未来的踏实感也来源于每一次此刻的勤奋。总是同他人不一样,生命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努力,要尝试,要突破自己,看到自己生命的张力。
还有一点说到如何自然的讲道理:
两则精炼动人的小故事,破题说事不讲理,便把原先想讲道理的心思按耐住,文章绕进故事里娓娓道来,就显得舒缓多了。
我总是以为把道理坦白的说,不就是最省事的么?可是人呢,就是很好玩,有时候还真就是要你换个角度,拐着弯才能说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