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为了曾诺奖的热度,纷纷邀请莫言来校为莘莘学子们讲课。当被问及莫言先生您是如何成就您的文学梦想时,他回答道:“只是为了每天能吃上三顿饺子🥟🥟🥟”。
这样的回答让学子们大呼意外。
莫言先生如此回答想必也是经过静心准备过的,对于可能面临的提问,莫言先生一定事先私下里做足了功课。
普通人都知道,一个正常人的世界可以分成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个做为人的特征属性。应该两个同时存在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才正常。缺少那一个,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正常,除非他是一个外星生物。
可这个却让莫言先生在我们高等学府做到了,他的文学驱动力只为了每天都能吃上这三顿饺子🥟🥟🥟。当时那个特殊年代,生活困苦,做为农民,这也算正常,民以食为天吗。
不过从那个特殊年代走过来人,并不止莫言一个,各行各业,城市乡村,只要努力,在如今全国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社会大背景下,除了乞丐,谁也不会再为每天能吃上三顿饺子发愁。可唯独以此为驱动力而成为一个国际知名作家的人,却只有他一个,而且还是在国际上号称文学塔尖的诺贝尔奖。
由此可知,莫言先生梦想中的那美味的饺子成了他走上文学之路的,在他富于魔幻的精神世界里,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最大的追求只为温饱,没有其它。
莫言先生的精神世界的确是个特殊的存在。全中国十四亿多的人口,唯独只有莫言先生一个,那世间稀缺的诺奖,他不得谁得?
莫言先生的梦想和追求,不为名,更不为利,就是出于他那种原始的本能,为了生存,他不顾一切,在苦厄中挣扎,而且能够用笔把那种苦难感受写成故事的,文人那么多,只有他一个,莫言先生的所求,就是那么的现实和质朴。
如此朴实的一个莫言,把经历编成了故事,还被西人垂爱摸顶,荣获了诺奖。屠呦呦送货诺奖,收获的全是点赞。而莫言先生的诺奖却成了一个真与假,黑与白永远的批判和纠结。
科技领域的诺奖为何收获的都是赞叹。原因就在这世间能真懂高科技的毕竟是少数。吃瓜群众惊叹他们的奇思妙想制器造物。在此之下只有佩服赞美的份儿。
而作家的小说却不同,写出来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作者看,而且还要看懂。让读者通过他的作品,看懂他的书,明白他的思想,看懂作者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诺奖不是人尽可夫,可作者文章中的汉字作者却都能看懂。尤其是同样从那个时代一起走过来的读者。能感同身受,发人心之未发,便会引起读者共鸣。给他点赞,收获粉丝。如果无中生有,夸大其词或弄虚作假,便会引发读者作品的诘问和反对。
我想莫言先生在疫情过后遭到架上火炉炙烤,给骂的狗血喷头,他的故事中必然有不被读者一致认同的所在。
人都有好奇心,我也读过莫言的作品和他在各地的言行和语录。其中确实有其自相矛盾经不住推敲的地方。
比如:莫言先生还曾在他的名言里说过:“人活着应该向前看,不要翻历史的旧账”。
但我从阅读和品味莫言先生的获奖作品和他的获奖感言,通过他的蛙声一片,和他的“拾麦穗”仇恨万般。我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基本判断,莫言是一个口是心非很不真诚的人,他曾经对世人说过的话,历史的旧账,他却一直不停地拼命在翻。而且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奇思妙想和魔幻手法,用心地翻,如今已经到了“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程度。
名必说巨匠,名头亮丽光鲜。但一个作者一旦失去了真诚,纵使你有再巧妙魔幻的手法也是断不能偷天换日的。太阳,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更不是你一个人的。除非你生性只喜欢生活在黑暗里,内心里见不得日头和光明。
人类文明被世道的一切反作用力推动到今天,出现了多元一词,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包容。但多元并不是某一天中某一个人活在黑夜里只看到月亮,便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太阳。如果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的思想认知长期人执着于此,我敢说,他不是主观意识上的偏见,有选择性的忽略或漠视,就是另有所图,别有用心。
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今天在头条上的一个视频访谈话题。叫做“我不在乎大国的崛起,我只在乎小民的尊严”。这种语境,我想更契合莫言先生一直执着于他那种魔幻表达的创作心境。
正如哲学家所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说,外因与内因,内因和外因,二者缺一不可。
(换乘地铁中,稍后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