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早上醒来后,在床上刷了大概二十分钟手机。先是看了一会微信消息。然后看了一下公众号是否有有兴趣的东西,又看了一下朋友圈。这时候意识到刷这些也挺无聊的,对个人成长也没什么帮助。自从这段时间开始系统地看书之后,对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已经不太在意了。这时候想到去简书上刷一刷,看看有没什么有用的知识,刷了大概三到四篇后,起床去洗脸。
【冲突】
洗脸的时候,我刻意去回想自己刚才看的几篇简书文章是什么内容,居然回想不起来刚才看了什么,这让我意识到刷手机作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非常不合适的。
【正文】
刷手机获取知识的方式是低效率的。假设我刚才看的内容是对我有帮助的,但是我并不能立刻回想起那些内容是什么,这会在我脑海里留下一个意识,当我需要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可能会想起某一天我在简书上看到过一篇文章,然后我去重新搜索这篇文章,重新阅读,这意味着重复劳动。相比于体系化的看书,我可以边看边做做思维导图以及笔记,当需要的时候,只需要在在思维导图中索引,然后再详细查看一些资料。刷手机作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及其低效的,你无法成体系地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很好的内容,你需要强行记忆在脑海中,或者记录在手机上,但是,脑袋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录的,而你这种碎片化地记录在手机上,也很有可能后续不会再翻阅它,需要他的时候也很难再想起。
手机可以作为搜索的工具。比如你最近想去找一些关于某一方面知识的书,可以刷手机去寻找,你可以查看对书的介绍,评论。你只需要记住书的名字,并立刻记录下来,回头去体系化地阅读。
【ps】
刚才在写本文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其实我之所以手机刷简书,认为它对我有帮助,是因为我陷入了一个误区,也就是其实简书上的文章也大多数是碎片化的,而我自己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