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处理产品经理@产品
课后笔记:笔记侠柯洲手把手教你做笔记

课后笔记:笔记侠柯洲手把手教你做笔记

作者: 白洲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00:46 被阅读1088次

    知道却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想到却做不到,等于没想到
    知行合一或许是一生的追求

    柯洲的笔记侠公众号,一直有关注,每一次的输出都非常的给力,结构化清晰、逻辑性强,能够快速的了解到核心的观点(我基本上只看黑体字),非常符合这个快餐时代的短平快特性。

    当然,此前思考过他的公众号文章,能做到10w+很重重要的一点是,每一次的选题都有一定的势能,都是这个时代感兴趣的人、或话题,这些人都具备一定的势能,比如曾鸣教授、比如梁宁、比如商业模式区块链有效互动。

    这些人和话题的势能,加上笔记侠结构化的输出,也恰逢这个知识焦虑的时代,成就了这个公众号及其背后的团队,做到了1亿的市场估值。

    所以买了这个课程,19.9,但是最终的评分,最多给到3.5分。

    一方面是因为前三课程相对有干货一些,值得学习。后三节课程,面太广,点太单薄,让人感觉没几个意思。

    另一方面,里面的内容,给人感觉就是,面对职场新人的内容,信息面广却浅显,事实上与笔记侠的用户群并不是那么匹配。

    简单整理如下。

    一、用笔记治疗知识焦虑,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网上的一个数据,目前知识付费的平均到课率仅7%,足以说明大家的知识焦虑到了什么程度,同时用知识付费来满足自己的知识焦虑,买过即是上过。笔记侠的解决方案是,用笔记记录治疗知识焦虑,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如何做笔记,或者说,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有三个步骤:

    1. 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真正导致人与人差异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
    2. 建立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3. 思考事务背后的本质,刻意练习,透过现象思考背后的本质所在

    做好知识整理知识整理,需要遵循「道·法·术」金三角理论,指的是一个完善的知识应该包含:

    1. 道:道理,知行合一的道理等
    2. 方:方法论
    3. 术:实践案例

    二、完整式的学习最有效,用结构化的输出带动输入才最有力量

    一本书不读完,绝不读第二本
    结构性的知识,其实是最有力量的

    曾国藩最著名的打战方法就是「结硬寨,打呆仗」,他也同样告诫自己的儿子,看书就像打战,不能游手好闲的阅读,避重就轻是大忌,而应该拔掉一些大的据点,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这样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具体来说,就是「一本书不读完,绝不读第二本书」。

    完整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层了四个层次,其中最高级的是主题阅读,笔记侠也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延伸,提出了如下三个高效阅读方法:

    1. 同一大主题下的多子主题阅读。具体而言,就是在某个大主题下找到多种子主题,找到对应的经典书单(可以请专家推荐,或者自己查阅),采用粗糙阅读和分析阅读,至少分别读上一遍,快速通读和精读以加深理解。

    2. 同一个子主题下的多视角学习,比如定位理论,可以看原作者特劳特的,也可以看其他作者对这个理论的解读。

    3. 尝试独立拟一个大纲出来,看看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还需要补充什么,还需要深入什么,然后再进行思考、刻意练习以及有针对性的阅读

    用结构化的输出带动高质量的输入,才是最有力量的。

    有追问意识,学会提问,问出好问题胜过得到最好的答案。

    笔记侠输出的读书笔记,采用的是RTG三部曲原则:

    1. 原文摘录Record,通过记录来帮助记忆,把核心观点、方法论等整理记录出来,形成思维导图的方式

    2. 转述笔记Tidy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将我们认为的框架,认为很重要的知识点,转述出来。这样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

    3. 行动GO,做一些感想笔记,强调知识点怎么用于实践、用于实际联系。读后感、复盘笔记是从书中找到有感触的点,用知识和经验引申放大,通过关联过往的知识经验,完整的去理解新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同时,加入社群交流碰撞、乐于分享出去,也是一种很好的输出带动输入的方式。

    三、一个优秀的笔记应该是「道体用术」的延伸

    突然兴起,想到「道体用术」的说法,跟这里面的一个结合。

    1. 道:原则,规律,比如《道德经》,比如极度开放和极度透明

    2. 体:T-1的规则,逻辑性的大道理,比如知识结构最终是源于每个人不通的认知、需求,也就是最终要回归到自己;比如知识结构的关键在于知识与知识的关联,知识与现实的关联,知行合一;

    3. 用:方法论,如何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比如主题阅读,大主题下的小主题阅读,小主题内的多角度阅读;

    4. 术:最终实操的案例、呈现出来的样子,比如阅读定位理论时候做的摘录笔记、转述笔记和行动感想笔记;比如在做课程笔记的时候,将行动具化为GO SHARE;

    一个完整的笔记结构,应该有这样的层次结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也应该有这样成体系的组成。在评价一个笔记是否优秀的层面上,笔记侠是有这样的标准的:

    1. 逻辑性好不好,整篇逻辑结构行不行,连贯与否,是否通顺
    2. 结构化如何,是否有助于自己或别人思考,是否感觉全篇是非常完整
    3. 信息量是否到位,观点清楚、推导过程明确、实施要素清晰
    4. 符合道法术,到底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提到什么方法论,涉及到什么实战操作

    注意最后的道法术,一定程度上确定了优秀的笔记应该有的结构组成。

    四、我现在在用的笔记结构及其缺陷

    现在在用的笔记结构,基本上是每一篇或者几篇信息,整理成如下的结构

    1.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这几讲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2. 【2.与现实的联系】(与你的现实之间有什么联系?) *
    3. 【3.启发和收获】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和收获?*
    4. 【4.行动和改变】你可以做出哪些行动来改变你的现实生活?*

    也是从网上学习来的,遵从的是「知行合一」的目标原则,好的地方在于:

    1. 印象最深的部分基本上是摘录笔记,
    2. 与现实的联系、启发和收获这两个部分,都算是将新知识与过往知识、与现实中的实践经历做到联系
    3. 行动与改变,是知行合一的「行」这一部分

    对比笔记侠的笔记信息,我的缺陷在于

    1. 转述笔记做的不太好,集中在与现实的联系和启发收获部分,但是难以形成具体文章,还需要深入联系
    2. 呈现给读者的体验不好,结构化、逻辑性都难以体现
    3. 信息内容也未必到位,主要是分块以后,都是结构化的点状信息,需要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一篇文章
    4. 道体用术的结构化缺失

    总的来说,缺陷就在于缺乏更丰富的内涵逻辑,也难以提供「道体用术」的结构化输出,使得整个输出并不理想。这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浅度的读书笔记方式。

    课程内容简单记录如下,因为没有文字版,边听边记,难免走神漏记记错。。。

    Enjoy~

    PS:更精炼的版本,其实可以看这个:http://www.haiyue.info/bijixia-taking-notes.html


    第一课:知识整理背后的思维逻辑

    知道却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结构性的知识,其实是最有力量的
    一本书不读完,绝不读第二本

    1. 焦虑,所以买很多线上线下的课程,但是没有方法和工具来做笔记

    2. 做记录很重要,很多人最终纠结,是因为他们从来不做记录,事实并非如此

    3. 有记录就可以改进、反思、提炼,最终形成完善的价值观体系

    4. 保持记录是很多人乱纠结的有效力量

    5. 第一步: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真正导致人与人差异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联系

    6. 第二步:建立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7. 第三部: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透过现实中的现象思考后端的本质

    8. 活跃学习者和不活跃学习者

    9. 道法术金三角理论,道理+方法论+案例,做好知识整理

    第二课:读书笔记,知识达人的学习利器

    问题:

    1. 为什么依旧有贫穷感

    2. 能把书读好的人有多少?你是其中之一吗?

    记忆一旦消亡,文明就会消失

    结构性的学习才是最有力量的,完整式的学习才最有效

    结构式的看书学习,而不是泛泛浏览

    拒绝游手好闲式的读书,读书就像大战,避重就轻是读书之大忌,一本书不读完不读第二本,必须攻下一个个大的据点,方能最终取胜

    高效阅读方法:

    1. 同一大主题下的多种子主题阅读,比如研究品牌方面的知识,可以同时研究特劳特的定位理论,里弗斯的独特销售主张,品牌个性理论,人本主义和创意文化,品牌资产理论,品牌社群理论等等,都属于大主题下的子主题。可以请专家推荐,或者自己查阅,选择基本经典的书,至少读上两边,快速通读和精读

    2. 同一个子主题下的多视角学习,比如定位理论,看特劳特的,也可以看其他作者写的这方面的书籍

    3. 尝试独立拟一个大纲出来,看看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还需要补充什么,还需要深入什么,然后再思考、有针对性的阅读

    小建议:

    1. 追问意识

    2. 学会提问,问出好问题胜过得到最好的答案

    3. 建立一套训练体系,来强化书中的经验

    4. 知识体系的本源是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5. 用输出带动输入,读书一定要做摘录笔记、转述笔记和书评,跟别人交流,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更多的

    读书笔记,笔记三部曲RTG法则

    1. Record原文摘录、记录,通过记录来帮助记忆,可以把核心观点,方法论整理出来,流行的叫拆书,要形成书的要点的笔记的记录,很多人做成思维导图。建议用XMIND。

    2. Tidy整理,做成转述笔记,用自己的语言将我们认为的框架、认为很重要的知识点,转述出来,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

    3. Go行动,做一些感想笔记强调怎么用于实践,用于实际练习,读后感、复盘笔记的一种,从书中找到有感触的点,用知识和经验引申放大,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关联过往的知识,完整的去理解知识和现实的关系,方便未来使用的时候调取出来

    建议可以加入社群,比如笔记达人的社群,思维导图的社群等等

    还有乐于分享

    第三课:课程笔记——「过耳不忘」的核心秘密

    刻意练习:做一份课程笔记

    做课程笔记,不是做速记

    张五常说「以理解代替记忆」

    课程笔记是,有逻辑的、有理解的记住内容

    课程笔记的方法,记录R、整理T、分享Go share

    1. 记录R

    2. 做课前预习,课前准备,人的大脑不允许空白和问题的存在,课前做预习课中寻找答案,听课前看别人的内容、相关知识等等

    3. 全神贯注的听课,专注,不要有小动作、乱动

    4. 现场好好的记录,或课后用技术将语音转化,用讯飞语音等工具,可以上传到讯飞网站

    5. 整理T

    6. 把语气词、重复意义的词删除掉,口头禅、沾化啥的都去掉,去掉重复的话

    7. 逻辑的梳理,重新搭建文章的结构,老师可能调结构,所以要自己整理好前后逻辑,对文章的逻辑要重新搭建,分享的时候要考虑到用户体验,让用户很快得到方法论

    8. 踢掉一些生僻词,比如KOL、用户等词汇,生僻词是老师在工作环境下跟自己团队产生的词

    9. 增加批注、备注,专业术语、特有名称、陌生领域的专家啊等等

    10. 还有案例是否扩充、现象是否需要补充说明等等

    11. 观点、概念是否需要链接、是否需要延伸阅读

    12. 对每个结构取出小标题,便于理解每个模块在讲什么

    13. 分享GO SHARE

    14. 优化版式、配图

    15. 版式提高阅读心情,配图环节阅读压力

    评判课程笔记是否优秀的标准:

    1. 逻辑性好不好,整篇逻辑结构行不行,连贯与否,是否通顺

    2. 结构化如何,是否有助于自己或别人思考,是否感觉全篇是非常完整

    3. 信息量是否到位,观点清楚、推导过程明确、实施要素清晰

    4. 符合道法术,到底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提到什么方法论,涉及到什么实战操作

    曾鸣教授的讲课,企业发展0到0.1的阶段,阶段能孕育出伟大的

    降低阅读成本,

    从标题中获得关键信息

    1. 做课程笔记的道理,是以理解了课堂知识的道法术为目标,掌握了道理、方法论和实战为目标

    2. 记录整理分享是方法

    3. 知道了道理和方法后,加入社群、一次次训练最终加强自己的能力

    第四课:计划笔记 —— 老板眼中的高效员工

    工作笔记是为了遗忘

    三个笔记本:

    1. 日程安排的,日程笔记本,方便工作安排

    2. 记录信息的航母笔记本,尺寸越大越好

    3. 存储灵感的笔记本,随身携带,尺寸小一点

    关键在于工作的记录方法,笔记本的使用方法

    本课主要分享,如何做计划笔记

    需要掌握清单式思维,事情很多的时候采用清单式模型,横轴是日期,纵轴是要完成事项的具体时间,方法是讲任务条理化。方便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用于检查平时工作,避免出错

    讲事情分类打标签,只做前两类重要的就不错了

    1. 罗列这一周和一天要做的事情,最重要写的是周一,列下这一周和一天的事件,然后打小怪兽

    2. 四大类标签,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四象限工作法了这里

    3. 便签

    4. 周清单

    5. 电子法记录清单

    6. 苹果自带的提醒事项,提醒日历里面呈现

    7. 365日历,适合一个团队一起使用,生成某个项目、团队的共用日历

    8. 滴答清单,专注任务管理和日程提醒的待办清单

    知行合一是做一切事情的源头,想到了就去做

    周计划、年度计划、极度计划、月度计划。。。

    通过回顾和复盘,确定下一次的计划,接下来的操作。

    第五课:会议笔记——职场达人的超级「保险箱」

    想要有效率,做到以下四点:

    1. 记录时间、会议主题、参会人员等

    2. 开会过程中,记录,把想到的点子放到上面,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等别人说好再发言

    3. 开会结束前,把结论梳理好,跟大家再三确认,做成会后的待办事项

    4. 开会前,说清楚会议目的,想清楚什么信息与你解决问题相关

    5. 会议中,区分事实和意见,为什么会议会拖,会议本来是基于事实的沟通,结果很多人就是猜测、凭空发言,然后打乱掉了。如果只是单纯的意见,可以追问一句,什么理由呢这个意见。可能毫无事实依据,只是喜好而已。

    记工作笔记,不是为了记而记录,目的是为了判断、得出结论。

    确认所有会签事项,都有明确的可执行的答案,理清思路,确认已经确认的事项和将如何执行。

    记录灵感,思考逻辑最好能够当下就能写下来,听到什么、想到什么,马上写下来

    做工作笔记是为了记录、整理和行动

    开会的目标感

    第六课:思维导图 —— 瑞士军刀式的思维工具

    输入和输出两种

    输出有思考的作用

    手绘的思维导图,更能够调动人的视觉感觉

    主要的分享,是围绕使用软件来做思维导图

    做图过程中无压力,随时调整

    为什么做断舍离

    1. 建立关键概念之间的联系,具象化发散思维的脉络

    2. 更好的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3. 依据事物之间的关联系链接在一起,让你更快速加以回顾

    给大脑做断舍离,是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适当的简化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后笔记:笔记侠柯洲手把手教你做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to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