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旅

作者: 东山草 | 来源:发表于2023-12-07 21:35 被阅读0次

重庆(赵熙)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

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对重庆的印象,最初是来自于这首诗,当年某人摇头晃脑读诗的场景依然如在眼前。

缘起:天降馅饼

那天下午,工会紧急通知,让我拿身份证和职称证书复印件前往。忙成狗的我一脸蒙圈地拿着证件去了工会办,被告知上级总工会给了企业两个去重庆疗养的名额,经局里研究,派我另一名同事前往。

州总组织技术工人疗养,上半年也有一次,记得当时文件要求基层工人参加,感觉没我啥事,谁知道天绛馅饼也就算了,居然还砸到我头上,惊讶之余,内心还是很高兴的。

第一天:在路上

周一上午,蹭车到都江堰,同事杨姐老公开车送我们到快铁站,搭乘快铁到犀浦转乘地铁,到成都东站,再乘坐高铁,到达重庆北站时,已近黄昏,绚烂的夕阳正徐徐坠下,挂在城市的高楼上,满天的霞光连绵不绝,仿佛要将城市点燃一般。再次换乘大巴车,遇到晚高峰,一路塞车,到达目的地时,天色彻底暗下来,灯光昏黄,酒店的房屋影影绰绰,踩在地上,我感觉整个人都是飘的。

第二天:启动仪式·温泉疗养

狠狠地睡了一觉,清晨在鸟叫声中醒来。从所住房间的窗户望出去,盘山公路穿过村庄,公路另一边有家便利店,还有个小餐馆,公路下方有公交车站牌,向上的公路有分叉,左边延伸向缙云山森林公园,右边却是不知通向何处,再远一些的地方山峦起伏,林木葱茏。酒店内树木参天,各楼栋延山势错落有致,有三层、五层左右小洋楼,青瓦黄墙;还有少量平房,青砖青瓦,古朴雅致。

早饭后,是启动仪式,疗养院院长致欢迎辞,州总工会领导讲了话,作家老师讲党课,穿插讲了工会发展历程,现阶段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详细讲解了什么叫“技术工人”,其间几次提到五十岁以下的要生二胎三胎什么的,美其名曰“响应号召,为国做贡献”,说国家的发展要靠人来实现,没有人就谈不上发展,所以大家有条件的要多生娃,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争取多生娃,引来阵阵笑声。

下午去柏联泡温泉。柏联温泉酒店隐匿在绵绵青山与滔滔江水之间,南倚缙云山,北临嘉陵江,与有着1600年历史的温泉古寺相依。

走过绿树掩映下的长长木桥,穿过酒店大堂,进入错落分布在竹林繁花之间的温泉池。三三两两的人群,呼朋引伴,在池水里嬉戏。有的瞑目而坐,尽享温泉水滑沐浴身心的放松和舒适;有的偶偶细语,不是爆发出阵阵笑声,惊飞了林间的鸟儿;有的在池水里游来游去,肆意舒展着全身.......

柏联温泉山庄

我们去体验了一把鱼疗,池边标注了水温:二十七度,沉下去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静静地坐着,很快便有鱼儿在脚板脚踝处上轻啄,痒痒的,麻麻的,不过几分钟,觉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到底还是有点冷。我们没敢久泡,爬起来找了一处标注三十八度的池子跳下去,坐下去就不想动了。昏昏欲睡之际,听到隔壁池子里有人唱歌,我们一齐看过去,是个很英俊的藏族小伙子,五官立体深邃,仰躺在池子里,微微眯着眼睛,投入地跟手机里播放着的音乐唱着,声音浑厚,略微沙哑,唱得百转千回,引人驻足。

第三天:渣滓洞·白公馆·磁器口

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下,三面环山,一面是沟壑,位置隐蔽,原是重庆郊外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后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霸占,设立监狱。

这是我第二次参观渣滓洞。从外观看,渣滓洞集中营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整个建筑为黑灰色,分外院和内院。最外面是高高的围墙,上面架着铁丝网,高墙外面的制高点有六座岗亭,一个机关枪阵地,据说有一个连常驻于此。

渣滓洞集中营

走进外院,墙上有醒目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这里是特务们的办公室和刑讯室。进入内院,墙上同样写着标语“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等。院内有个小小的坝子,是关押人员放风的地方。房屋建筑为一楼一底,共十六间,这是男牢,另有两间平房,是为女牢。每个房间陈列桌曾经住过的烈士名字和照片,还有他们的生平简介。那一帧帧黑白照片,无声地讲述着革命先烈们的坚强不屈和无所畏惧。

这里关押着“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罗广斌、陈然、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还曾居住过“小萝卜头”和他们一家人。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

白公馆有个很好听的名字——香山别墅,原本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白驹自诩是白居易的后代,借用白居易别号“香山居士”,把别墅取名为“香山别墅”。一九三九年,军统用重金买下,改造为监狱。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皆是被囚禁于此,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关押于此。

走进大门,最先看到的是"小萝卜头''的雕像,扎着鲜艳的红领巾,站在花草中。这个从出生八个月开始到九岁被杀害,一直被关押着。最开始在渣滓洞,四岁后转到白公馆。在这一方小小的院子里,吃的是发霉的米饭,住的是阴冷潮湿的牢房。因为严重缺乏营养,他头大身子小,面黄肌瘦,称狱友们亲切地称为“小萝卜头”。他没看过外面的世界,就连读书识字,也是经过多方争取,才得到了与狱中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学习的机会。可是,他终究没能看到新中国的朝阳,在黎明前夕与父母一起被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追认为烈士,是共和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宋振中。

小萝卜头雕像

我没再挨个去看那些囚室,不论渣滓洞还是白公馆,给人的感觉都很压抑,让人心情沉重。我想凡是来过这里的人,都会经受一次灵魂的洗礼,也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读过小说《红岩》的人,对渣滓洞和白公馆都不陌生。我读这部小说时,是在小学五年级,印象最深的是江姐,在敌人用粗长的竹签钉入她的指甲缝间中,十指连心的钻心疼痛也没能催夸她的意志,留下了掷地有声的“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那句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还有视死如归的成岗、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为了信仰不怕牺牲的刘思扬;装疯卖傻、忍辱负重、忠贞不屈的华子良;勇敢与智慧并存的渣滓洞难友们;白公馆勇斗敌人的战士.......看过小说,再近距离地参观这两处,书中的人物更加鲜活起来。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前辈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伟大的红岩精神镌刻进震撼人心的内涵。如今,这盛世如你们所愿,你们,都看到了吗?

相关文章

  • 重庆森林

    重庆·印象 2017/4/13-4/14 重庆之旅

  • 重庆之旅

    重庆之行轻松充实,感谢房子和时宝贝的住行安排,感谢桑小葵吃喝玩乐的安排。辛苦了你们,幸福了我们。 山城重庆,不虚此...

  • 重庆之旅

    此次来重庆旅游,是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毫无计划。 我工作的地方,离重庆不算远,却不曾来过。去年本想来看看、走走,因为...

  • 重庆之旅

    初来重庆,这座城市给我感觉很大,很繁华 可也落下不好的印象。 刚到重庆打的,结果司机没送到让我们走...

  • 重庆之旅

    因为抖音而火的重庆。这是第二次来到山城。第一次只呆了一天,很快速的逛完了解放碑,洪崖洞等地。白天并未能见识到重庆的...

  • 重庆之旅

    重庆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据说很大很大呢!真是一个可爱、有趣、美丽的地方呀。 据说重庆还是一个是山城...

  • 重庆之旅

    Day 1

  • 重庆之旅

    Day 2

  • 重庆之旅

    十一长假,我来到了重庆。重庆素有雾都之称,在这里切实体验了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有山之起伏,有...

  • 重庆之旅

    不期而遇的重庆,第一次过来,充实的三日游……重庆的建筑都是围绕着山,来这里,必须去的景点,我给大家推荐一下,第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庆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ps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