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儿参加了学校的古诗词比赛,虽然是一年级的小豆包,但总得来说表现还不错,只要能抢到抢答器,基本都能把问题答对,还是比较稳的。
老母亲也是甚感欣慰,开学两个月,每天上学路上的十几分钟都是来背古诗词,虽然有时候一首古诗要背一周的时间,但通过这次的比赛感觉付出没有白费,虽然这种碎片化的时间,但是用来背古诗也是刚刚好,每天十几分钟,一年积攒下来也是不小的收获。
之前她在学前班的时候,每天的晨读也就是十五分钟,那天读一读古诗,成语之类的,开始还没觉得怎样,但后来的一天,听她自己把那些古诗都背了下来,玩的时候就自己咕咕哝哝的来背,当时觉得有些惊讶,每天就那么十几分钟的早读,居然能产生如此大的效果。
所以上小学的两个月,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我们也会用这十几分钟来背古诗,虽然她并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有时候其实我也不懂,除非去百度之后,大概的意思才能了解,所以我们就是这种死记硬背的也背了不少的古诗,加上之前学前班的一些积累,现在觉得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现在我们好多的学习也是这种碎片式的,可能工作,生活,家里家外的我们拿不出这种特别大块的时间来做一件事情,以前也不是很瞧得上这种碎片化的十几分钟,但是现在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只要坚持,这种碎片化的时间也会产生巨大的效果,每天积累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可能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效果,但是当给它足够的时间之后,量变也会产生质变。
我们大人有时候做事情短时间内没有效果,或者没有成效的话就很容易放弃,或者看着别人成功的时候,自己特别容易气馁,觉得尽管自己特别努力,但始终都追不上人家,领导也根本看不到我们,几次之后,慢慢也就放弃了,找一些容易干的事情来自我麻痹,比如说追追剧,玩玩手机之类的,慢慢的自己也就更加堕落了。
很多时候,每个人的起点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你努力争取的目标,可能就是人家的起点,就像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当我们还在找路的时候,人家已经在罗马了,我们的目标是罗马,而人家呢起点可能就是罗马,所以我经常和孩子说,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看看自己今天是不是比昨天进步了,明天的自己是不是又比今天更好一些。
到这里,不禁又想到了一点,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就不行了,没有学习的动力了,没有学习的精力了,其实这些都是给自己的借口,芒格先生八九十岁了人家每天还在学习,每天还在思考,而不是含饴弄孙,所以不管外部条件怎样,自身条件怎样,只要自己永远想努力,并且不管遇到多大困难自己都能去克服,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你前进的步伐,选择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