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不由自主地甘心起子女的婚事,有时间父母也挺奇怪的,上学的时候怕早恋,稍有风吹草动如临大敌,各种试探,询问;而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或者年龄稍大,就各种方式催婚,甚至逼婚,这种方式让年轻人很反感,轻则不理父母,重则我行我素,让不般配的婚姻成为既定的事实!该怎么面对孩子的择偶选择,确实是个大学问!
慧慧是我老同学三红的女儿,三红是我们那批同学中结婚最早的一个,高中毕业就被招到父母所在的水利局工作,然后进修、成家、结婚,双方父母门当户对,日子一直幸福美满。
慧慧从小就听话,一路顺利地考上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又顺利进入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原本安静乖巧的慧慧的婚事一直是爸妈人口繁多的亲族中的烦心事。每次回家聚餐总是有姑姑婶婶问东问西地表示关切。
这个看似安静的女孩进入公司后因表现优异而被升迁,后来被派到外地负责分公司的工作。第二年春节年假,慧慧突然带回一个在当地认识的男孩,男孩本身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也在公司担任着很有前途的工作。这个消息让慧慧家族里的长辈们非常高兴,计划在过年的聚餐中见见这个有出息的小伙子。
可惜事情的发展不是众长辈期望的,这个来自西北农村、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学霸小伙子很不懂事,长辈们聚在慧慧家忙里忙外的时候,小伙子却像大爷一样躺在沙发上,完全无视叔叔舅舅们退在一旁的椅子上,而最让这些长辈无法容忍的是,当大家都在试图帮忙时,他仍然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等着吃饭。
这次的见面肯定是以伤心和失望收场,慧慧的妈妈气得高血压都犯了。可是不管大人们如何好言规劝或者严厉禁止,固执的慧慧就是不妥协,年假后和这个极其不被父母长辈待见的男孩回到男孩的老家领证结婚。
事已至此,慧慧的爸妈只好接受,但是并没有为小两口举办任何婚礼或者喜宴,慧慧也没有披上女孩们向往的婚纱。有了孩子后,慧慧和先生都申请调回了本地,两个人的工资也都攀升许多。慧慧妈妈成了小外孙24小时的保姆,工作忙碌的小夫妻也只有周末到妈妈家看看孩子。
慧慧妈妈刻意和女儿女婿保持着距离,越来越不懂事也不心疼老婆的女婿在心里憋着气,和岳家的关系还是剑拔弩张,而且这屡屡降至冰点的关系也影响了女儿的夫妻关系。春节前女婿怒气冲冲地买了机票自己一个人回老家过年,女儿则拒绝参加家族任何活动,自己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关门窝在家里。
如今慧慧和先生的关系已经名存实亡,和父母的关系也止于“你问我三句话,我回答你一个字”的冷漠状态。
当老同学在电话里哽咽着和我诉说这些时,我心里也难过得很。作为母亲,我太知道这种煎熬如何地吞噬人心,孩子的婚姻和成长中任何一种选择都不一样,选专业、选学校、找工作、甚至交什么样的男女朋友,在那个当下也许看起来很重要,但和选择结婚对象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前面几项的选择即便错了,要付出的代价都还小,但结婚的对象选错了,尤其是有了孩子后,那要付出的代价,不管在任何方面都要沉重和严峻得多。
有时候和朋友讨论这样的问题:结婚的对象该不该考虑考虑门当户对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应该适当地考虑门当户对!
因为在差距太大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中长大,两个人的生命价值观、金钱价值观和成长经验会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差异又关系到对生活的态度和人际关系的模式。尚在恋爱中的恋人在没有真正开始共同生活时,这些差异还不会那么清晰地凸显出来,可一旦结了婚,一旦必须面对爱情落地后的朝夕相处,这些差异就会慢慢地浮出水面,成为夫妻争执的诱因,也为新人与另一半的原生家庭的相处带来一定的困难。
这个道理,我们这些经历过婚姻、有人生历练的长者,看得非常清楚明白的,但是那些涉世不深的孩子,却会认为我们过于势力,或者认为这是我们为了拆散他们故意危言耸听。
这些可以预见的、会导致婚姻困难的“地雷”,身为父母的我们不能不说,也必须要说,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我们说了之后反而坏事,反而让他们走得更近,如果我们硬要拆散,也会伤了亲子之间的感情,甚至把孩子往错误的方向推。
在面对孩子的择偶关键问题时,我们怎么聪明而有技巧地给个建议,掌握几个建议的原则和技巧值得学习!
01就事论事,不对对方做任何人身攻击。
比如他/她确实是个很优秀、很上进、很讨人喜欢、很……的好孩子,我也看得出他/她对你很好,你也很快乐,我挺高兴的,也愿意你这么快乐。如果将来结婚了,你得磨合花钱的态度、和婆婆相处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还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责任……
02永远不要说“我早就告诉你了”,无异于伤口上撒盐。
可以这样安慰孩子,妈妈知道你特别难过,有妈妈在,怎么做,妈妈都会帮助你,失恋是漫长生命中煎熬的过程,扛过去,就涅槃重生。
03不过度呵护。
孩子不是我们的财产,他是个拥有主权的独立个体,孩子长大后,我们就只有在一旁守护和随时提供支持的权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