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韩非子从儒家、道家谈治国之道(下)

韩非子从儒家、道家谈治国之道(下)

作者: 四金Kinson | 来源:发表于2020-05-08 14:59 被阅读0次
图源网络

韩非子在论富与强的观点中说道:“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是地不垦,与磐石一贯也。儒侠毋军劳,显而荣者,则民不使,与象人同事也。”他认为要实现富强就要是人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而不是有些人像蛀虫一样只是在享受国家给他的所得却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不仅如此,韩非子认为君主要努力增强国家的实力,这样才不会被别人欺负,才会有其他国家的人来进行朝贡。

如何增强国家实力,在针对民众管理的问题上,韩非子也做了相应的解答。“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他认为应该要针对大多数人进行一种管理,这种管理就是施行严刑峻法,目的就在于国家不缺少一两个做好事的人,但是却不能有一群做坏事的人,我们不能去要求每个人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是贤明的君主可以通过制度和法令使全国大部分人不敢违法。所以韩非子总结“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有治国策略的君主,并不会偶然的天生善行,而是推行必然的强制政治措施。,韩非子认为自己这么认为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则是“所治非一人也”。

论岁上,韩非子唾弃儒家空谈前朝古代圣贤的功绩的做法。韩非子文中写道:“今世儒者之说人主,不善今之所以为治,而语已治之功;不审官法之事,不察奸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传誉、先王之成功。”批判儒家错误的治国理政方针,韩非子希望君主不要在意当下的民众是如何评价自身的,要求君主“明主急其助而缓其颂,故不道仁义。”在治理国家时不必关心什么仁义和善良,只要能把国家治理得好就是最大的功绩,后人必定会对君主歌功颂德的。在当世也不必听百姓的观点,因为百姓“民智之不可用,犹婴儿之心也。”像小孩子一样的心性导致他们看得不够长远,所以这里又需要君主严刑峻法的强制。


韩非子在文章的开头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将本篇定题名为“显学”,就是讲他其中的内容是批判儒家和墨家的观点主张,并且提出自己的主张,总结起来,《显学》是一篇适应当世社会环境下的政治观点文章,韩非子在里面提出了有关如何赏罚、如何用人、如何对待百姓、如何统一思想等等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确实是有用的。为君王稳定国内外环境,人民总体生活稳定做出了贡献。

但是韩非子的观点并非没有缺点的,许多观点在韩非子眼中过于绝对,在处理严刑峻法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民众的认识的时候,韩非子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相关文章

  • 韩非子从儒家、道家谈治国之道(下)

    韩非子在论富与强的观点中说道:“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是地不垦,与磐石一贯也。儒侠毋军劳,显而荣者,则民不使,...

  • 韩非子从儒家、道家谈治国之道(上)

    《韩非子·显学》总体上来说是一篇从分析儒家、墨家思想的不足来告诫君主,并谈到了法家思想在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优势。显学...

  • 韩非子从儒家、道家谈治国之道(中)

    在经济政策方面,韩非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当时的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将土地分给贫苦人家,这样可以改善他们致富的条。韩非...

  • 儒释道浅解

    我们说儒释道,大家都知道,儒释道就是儒家、佛家、道家的简称。儒家讲究入世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讲的是出...

  • 一句话说经典

    中国儒家讲:人要讲仁义道德,国家治理要讲以仁治国,个人以君子之道处事,只有这样天下太平和睦相处。 中国道家讲:人要...

  • 求生之道

    当我们没有达到一定的财富跟时间自由的时候,先不急着去谈佛家思想先谈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思想讲的是求生之道、道家思想讲...

  •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释道本是一家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学流派中,道的涵义有所不同。 道家之道——自然...

  • 小知识,五感六识,跳不过去的难题

    儒家正身、佛家静心、道家执念。这是儒释道三家修行的根本。 儒家以”正身“为方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韩非子谈治国

    韩非说,古时扁鹊治病,“以刀刺骨”;君王治危国,以忠言“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

  •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二十九章 论纵横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二十九章 论纵横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揭示了何为“治国用民之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韩非子从儒家、道家谈治国之道(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ufnhtx.html